發布時間: 2014-1-14 11:34 來源: 威海日報
威海貨運燃油費在威海市貨運行業運營成本中占的比例普遍在40%以上。市運管處最新的調研報告顯示,油價上調后威海市長途道路貨運企業平均單車月支出燃油費用增加了約1900元,短途道路貨運企業平均單車月支出燃油費用增加了約800元。
威海貨運公司反映,去年的車輛保險價格上漲了30%,而人員工資和管理費用以及車輛維修費等也在逐年走高,貨運行業運營成本費用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
能不能提高運價呢?記者調查發現,由于道路貨運市場的運價實行的是市場價格,大多數威海貨運運輸企業缺乏價格主動權和話語權。
“我們公司有46部車,去年車隊1個月賺10多萬元很輕松,現在就不敢想了,基本是在利潤邊緣徘徊,個別運輸線路甚至還得賠。”威海港內某進出口集裝箱公路運輸公司經理叢軍偉告訴記者,2008年金融危機后,受國際大環境影響,進出口集裝箱公路貨運行業一直沒緩過勁來,當年業務量下降了近3成,2011年受到歐洲債務危機影響,業務量又降。“業務量少了,賺的錢自然少了。”
面對燃油價格上漲給運輸行業帶來的新一輪沖擊,威海貨運運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貨運企業必須兼修內外。對內要充分挖潛,通過提高駕駛員駕駛技能、對車輛科學維護保養等手段來降低車輛的燃油消耗量,并注意提高車輛實載率,以抵減燃油價格上漲對營業收入的影響。對外,各類物流企業和專業性貨運企業與貨主在簽訂運輸合同時,最好建立運價油價聯動機制,應對車輛燃油價格不斷上漲給運輸企業造成的被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