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摸夜夜欧美一区二区,亚洲欧美在线视频,免费一级毛片视频,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

中國電商物流網-電子商務與物流行業融合媒體!電子商務物流行業門戶網站!
快遞網點 郵編查詢 行政區劃 高鐵時刻 高鐵票價 高鐵車次
貿易資訊
免費注冊 登錄
中國電商物流網
企 業
產 品
商 務

算得快更要用得好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提速

來源:中國證券報  發布時間:2025-8-25 10:7

記者 楊潔

8月22日-24日,2025中國算力大會在山西大同舉辦。大會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在用算力中心標準機架達1085萬架,智能算力規模達788EFLOPS,存力總規模超過1680EB,全國算力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表示,我國算力產業已邁向高質量、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算力建得好,更要用得好。如何促進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社會級服務?多位專家表示,構建高效、智能的算力網絡是關鍵。本次大會傳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諸多新進展——中國算力平臺完成10個省區市分平臺接入工作,全國超算互聯網平臺也新接入了七城算力中心。按照工信部等部門的相關規劃,未來兩到三年,我國還將進一步部署算力互聯互通的相關工作。

夯實“算存運”底座

2025中國算力大會發布“1+4”個算力行業發展報告,即《2025綜合算力指數》《2025算力發展報告》《2025存力發展報告》《2025運力發展報告》《2025智算服務發展報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解讀稱,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算力、存力、運力以及模型能力的協同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地區數字競爭力的關鍵,我國處于數字經濟加速跑的關鍵期。

算力規模攀升之外,存力和運力也加速進階。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國存力規模超過1680EB,存力規模持續擴大。網絡支撐算力優勢明顯,骨干網絡架構和性能不斷優化,國家樞紐間傳輸時延不超過20ms,集群到周邊主要城市傳輸時延不超過5ms,區域內算力節點間時延達1ms。

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成為引領新一代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截至2025年6月底,我國已發布1509個大模型,位居全球首位。未來,智算將迎來更加快速的增長,推動各種應用場景實現變革創新,如在智能家居、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等領域,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魏亮同時表示,我國算力產業發展要提速提質,未來還要持續深化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夯實“算存運”底座,強化算力資源統籌協同與動態優化能力,加速基礎設施綠色升級。同時,依托“開放數據中心”“智算生態圈”等產業平臺,打通產業壁壘,催生融合創新,共筑繁榮可持續的算力新生態。

“一體化算力網”進程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算力正從“各自為戰”走向“一張網”的協同運作。

大會開幕式舉行了中國算力平臺貫通儀式,正式完成了山西、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分平臺的接入工作,實現了“平臺、主體、資源、生態、場景”的全面貫通。“全局總覽、分域協同”的算力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產業各界自2017年起開始推進,是國家級綜合性算力服務平臺,可實現不同系統、平臺和工具之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能夠促進算力資源的高效配置與價值釋放。例如,在平臺層面,建成全國算力態勢感知監測系統,可對算力設施和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和動態監測,精準掌握全國算力發展情況,形成覆蓋全國的“算力資源一本賬”。截至7月底,中國算力平臺運營層注冊企業超1000家,入駐算力服務商超100家。

8月23日下午的大會主論壇上,國家超算互聯網與七城算力中心舉行“算力互聯互通接入儀式”。隨著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國家網安基地(武漢)算力中心、青島“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長沙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萬達開先進計算中心等七家算力中心正式接入,國家超算互聯網所連接的骨干節點型算力中心已突破30家,聯合體成員數量突破200大關。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表示,這是一個“里程碑事件”,“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構建重心,已經由數字基礎設施布局,轉為建用并重、以用促建。

“為什么要做算力網絡、做算力調度?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讓算力更好用、更易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曹振南表示,高效的算力網絡與調度機制,將推動算力進一步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在普惠民生、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建算力網絡,不只是把算力中心連起來、把算力服務器連起來,更要連接生態。

據介紹,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上線以來,通過高效的資源池管理和跨域算力調度,顯著提升了算力利用效率。2024年,平臺累計調度提供百億核時算力,入網算力中心資源利用率平均提升40%。

根據曹振南的統計,一個用戶同時使用的算力中心數量平均在3個左右,這也說明,通過算力聯網服務,能實現1+1>2的效果。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副主任、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先進計算分公司副總經理于周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接入超算互聯網這一全國性的協同平臺,一方面能夠把太原中心閑置下來的算力資源輸送出去,另一方面可以引進其他成員單位好的技術和經驗,在互聯互通中實現合作共贏。

異構互聯仍存難點

建立統一算力市場,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內容。2025年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建立較為完備的算力互聯互通標準、標識和規則體系。設施互聯方面,推廣新型高性能傳輸協議,提升算力節點間網絡互聯互通水平;資源互用方面,建成國家、區域、行業算力互聯互通平臺,統一匯聚公共算力標識,實現全國頭部算力企業的公共算力資源互聯;業務互通方面,推動算、存、網多種業務互通,實現跨主體、跨架構、跨地域算力供需調度;應用場景方面,開展算力互聯網試驗網試點,賦能產業普惠用算。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

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曹振南坦言,算力互聯互通是很難的,既有技術問題,也有很多運營體系的問題。“技術上,如何解決不同芯片、不同服務器的挑戰。運營體系上,不同的算力中心有不同的運營單位、不同的商業主體、不同的商業模式。技術問題可能還相對好解決一些,商業層面的問題可能會更難。”

如何促進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的社會級服務?中國移動也有多年探索,其與數十家第三方算力合作,實現“通、智、超、量”四算并網,算力總規模達到61EFLOPS。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代表中國通信學會算力網絡專委會,在大會期間發布《面向AI的算力網關鍵技術報告》。AI任務在全網流量占比超過60%,他表示,隨著AI成為算力網絡的最大用戶,AI原生也成為算力網絡發展建設的主旋律。該報告系統梳理了AI時代算力網絡的發展現狀與挑戰,提出高效算力設施、智能調度、安全隱私、綠色節能等六大關鍵技術路線,以及95個關鍵技術點。

段曉東表示,過去二三十年,網絡端都是以擴充帶寬來實現能力提升,如今,具身智能、大模型等新業務形態蓬勃發展,正在對算力網絡提出超低損傷、超低時延、高吞吐等更多維度的新需求,仍需通過不斷的策源技術創新,實現算力網絡的極致性能、極致效率。

曹振南也表示,超算互聯網平臺建設采取分階段、分步驟的策略。第一步,先實現同架構、分布式機器的連接;第二步,在技術上解決異構算力連接的問題;第三步,解決更大范圍的算力生態連接的問題。

曹振南說,算力互聯互通,標準和規范非常重要,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主導建設了涵蓋資源層、調度層、能力層、服務層的“超算互聯網標準體系”,重點推動的七個關鍵標準中,五個已正式發布,兩個進入了征求意見階段。中國移動副總經理李慧鏑也呼吁產業各方圍繞智算卡間互聯、機間互聯、AI應用跨架構遷移等關鍵方向,共同完善算力網絡技術和標準體系。

熊繼軍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與相關部門協同,持續加強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升算力資源使用效率,推動算力網絡“點、鏈、網、面”體系化高質量發展。

Copyright © 2012-2025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電商物流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