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5-7-28 9:25
編者按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日前正式發布第七批新職業,增加17個新職業和42個新工種。
新職業目錄是觀察產業發展方向、洞察經濟新動能的“未來指南”!督洕鷧⒖紙蟆方袢掌鹜瞥觥靶侣殬I·新未來”欄目,聚焦代表性新職業、新工種,深入采訪新職業勞動者故事,解碼新職業背后的產業未來與時代機遇。
在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影年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王幻正在專注地創作動畫片段,只見他在AIGC平臺上輸入幾組提示詞,幾秒后,一段兼具意境與細節質感的動畫便生成在界面上。與傳統制作方式不同,人工智能已成為他工作的“新助手”。
王幻從事的工種——“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正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最新發布的第七批新職業中的42個新工種之一。隨著AI技術與動畫產業的深度融合,這一新工種的出現,為數字內容創作領域的未來開辟更多可能,也成為我國動畫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
“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是在“動畫制作員”職業下增設的新工種。業內專家指出,這一新工種在行業內一般是指運用AIGC技術,從事動畫、影視、MV等數字內容的創意設計、素材生成、制作優化的全鏈路專業人員。
新工種的背后是技術賦能下產業對人才需求的新變化。近年來,伴隨動畫產業快速發展,生成式AI等新技術、新產品的迭代讓產業升級按下“快進鍵”。華安證券研究顯示,從生成式AI模型出現至今,國內外的AI視頻圖像模型不斷迭代,整體上呈現開源與閉源生態并行的發展趨勢。生成式AI已經初步在影視行業落地,如在動畫短片和部分特效場景中。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院長崔蘊鵬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技術賦能帶動產業升級的趨勢下,人才需求正由單一技能型人才轉向兼具“技術、創意、敘事”的復合型人才,行業需要有正確價值觀引導、深厚藝術審美底蘊,又掌握AI工具應用邏輯的新人才!拔磥,具備跨學科整合能力的‘超級個體’將成為行業領軍人才!
人才需求變化的背后更映射出整個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新工種為企業競逐新賽道提供了“未來指南”。
從《長安三萬里》再現盛唐美景到《哪吒之魔童鬧!穼⒅腥A文化帶上世界舞臺,中國動畫產業成為極具市場潛力的熱門賽道。
中影年年校企合作部負責人朱鑫觀察到,中國動畫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未來市場規模可能有10倍以上增量,市場需求也在持續變化。但傳統創作能力的培養周期長、成本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恰好填補了這一缺口,讓更多人參與到內容創作中。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企業關注到AIGC領域的新機遇,投資熱度不減。據IT桔子數據統計,整體來看,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一級市場融資呈現應用層主導、賽道分化加劇的特征,垂直場景落地能力與商業化前景成為資本決策的核心邏輯。AIGC/生成式AI融資事件數量達111次,估算融資總額315.84億元,資本尤其關注視頻、3D內容等多模態生成,AI數字人等高潛力賽道。
為進一步對接市場需求,記者采訪發現,目前不少動畫企業正在積極招攬“人工智能+”的新人才。“我們既需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這一類專業設計人員,同時也需要負責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基礎訓練的研發人員,而這些人才都是行業‘香餑餑’。”中影年年CTO蔡一銘表示,未來還會出現更加細分的“人工智能+動畫”新崗位。
值得關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的出現也對行業從業者提出了更高專業要求。
“這一類新工種不是簡單的軟件操作員,他們要在掌握AI技術的基礎上具備更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夠及時對人工智能生成產品進行馴化。事實上,最具共鳴力的動畫內容往往都源于動畫師最基礎的美學知識與靈活運用AIGC產品的專業能力!辈桃汇懕硎。
當前,不少高校、企業都積極增設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的相關課程培訓、專業集群等,同時與人工智能行業模型研發、數據產品服務的企業深度合作,持續為市場輸送更多高素質人才。
蔡一銘告訴記者,多模態生成模型將是未來AI視頻圖像模型技術發展的重點!爸杏澳昴暾谂c華為共同搭建聯合研發實驗室,主要在AIG3D大模型研發、數據訓練、標準制定等方面協同發力。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將推出具備多模態智能生成能力、適配國產算力體系的AIG3D大模型!
“展望未來,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將促使生成式人工智能動畫制作員的從業方式趨于靈活,在政策引導下,技能素養體系、工作環境和工具、認證與評價體系等都將成為未來產業和學界共同探索和制定的關鍵內容!贝尢N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