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3-11-15 16:44 編輯:方方
隨著互聯網電商直播全面爆發和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產業帶直播應運而生,這一通過淘寶直播搭建的場域與消費者直接聯通、優化供應鏈的方式,對于平臺、消費者、商家來說,是三方共贏的策略。
中小商家們如何抓住這一契機,利用產業帶直播將線下的貨源轉變為線上的傳播影響力?或許他們給我們提供了新思路。
抓住新風口 引領同行入駐產業帶直播
來自廣西北海的賴品霖是個90后,因為當地產珍珠,賴品霖從2019年就開始做淘寶C店賣珍珠,客戶主要集中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海外客戶則集中在新加坡。近1年,珍珠市場日趨火爆,“在北海本地有兩百多個商家,外地來進貨的商家也越來越多,我本來想去諸暨取經學習,結果淘寶直播的服務商找了過來。”就這樣,賴品霖成了淘寶產業帶直播中的一員。于他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的選擇。作為本地商家,他有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至于自己不擅長的流量投放,可以交給服務商和小二等專業人員。
“以前我花錢買過流量,也找過第三方運營,但效果不明顯。這次就只參加了內部培訓&活動。7月份直播開始,最開始只有幾百個觀看量,一周后超過10倍,一個月銷售額一二十萬,現在銷量翻了好多。”賴品霖表示,原來以為要做一兩個月才能起號,但沒想到起號只要一個星期,他甚至都沒做好準備,“8月份準備了百萬的貨,結果半個月就賣完了。”
作為首批入駐產業帶直播的商家,賴品霖的成功讓不少同行羨慕,“很多同行私下找我打聽產業帶直播的事,我都是推薦他們加入,已經有十幾家同行準備加入了。”賴品霖說。
賴品霖店鋪的珍珠
優化賽道 因地制宜打好組合拳
32歲的王金曾在上海從事電商行業,2017年因為看好云南本土產品,從上海來到云南開始直播賣貨,今年7月入駐產業帶直播后,主推云南當地的農副產品、水果、菌菇、干貨等,直播間已經有70多個品種。
俗話說靠山吃山。云南因其獨天得厚的地理、氣候條件,有豐富的自然特產。“相隔100公里,種出來的東西也都不一樣。”作為商家,王金常常和工作人員去德宏州周邊農家收貨,“當地農民種的東西都不是工業化的,是純天然的,但我們還是要一家家把關,常常要花幾個月的時間做品類調研。”
除了云南本地的特產,王金還借助云南邊境的優勢,去瑞麗收一部分山貨,“比較方便嘛,會有一部分鄰國來的產品,比較有特色。”在直播間,王金也將這個優勢放大,專門選擇會說傣語等多國語言的主播直播,吸引更多粉絲。
王金和員工在辦公
通過前期品控、雙語主播的培養,王金的直播間發展一路向好。7月7號開播,當月銷售額從小十幾萬,9月意外破百萬,10月可能更高。這與王金的預期相符,“之所以選擇淘寶這個平臺,就是因為它客戶精準,退貨率低,我們前期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加上平臺的流量扶持,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云南本土特產,讓當地更多農民的產品賣出去,今年“雙十一”期間,王金還將聯動助農銷售。同時,他也在緊鑼密鼓培訓新的主播,“目前我們有兩個號4個主播,未來我希望能擴大規模,讓更多粉絲吃上地道的云南特產。”
提升體驗感 助力淘寶高質量消費
隨著更多產業帶直播的發展,更多物美價廉的好物涌向消費者,同時,消費者對提升好而不貴的生活品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強。
“我們的客戶主要是新銳白領和資深中產,年齡在35-45歲之間,這個群體更注重品牌和生活品質。”90后蘇木,在廣州白云區經營一家箱包店,與一般箱包店不同,蘇木所賣的箱包,所有原料都是國外進口的牛皮,“能盤能養,越用越好看,可以用十年以上”。蘇木介紹,除了原料進口,自家箱包的另一個特點是主打原創設計甚至是私人訂制,“私人訂制的鉑金包,特色牛皮制作的牛皮包、旅行箱,原創設計產品都賣得比較好”。
作為從其他平臺轉到淘寶直播的產業帶直播的商家,蘇木篤定自己的客戶群與淘寶這一平臺的契合度高,事實證明,她的判斷是對的。“4月底5月份開始直播,第5天就起號了,每天都是增長的狀態,第5天就能賣一萬多塊的銷售額,后面每天2-3萬,月銷售額一直在遞增,最高的一個月賣了超50萬,退貨率只有百分之十幾。”起號一個月后,蘇木趕緊籌備矩陣賬號,目前已有計劃做矩陣號。“主要是想進一步細分賽道,給粉絲更多提升品質生活的體驗感,像我們準備的雙十一定制款。”未來,蘇木希望能再擴大團隊,“實現設計、加工、生產一條龍”。
蘇木在直播間展示自己的鉑金包產品
產業帶直播不僅打破了地域局限,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更豐富更多元的購物體驗,讓消費者能夠更加真實、全面地了解產品;另一方面,產業帶直播也有助于發掘更多消費者個性需求,推動消費向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方向發展。在促進高質量消費、走向10億淘寶消費者的同時,產業帶直播也在不同維度實現創新,為當地注入發展活力,促進增收,助推區域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