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博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5-08-08
氨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其組成和測試方法在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以下從氨基酸的組成分類和測試方法兩方面詳細介紹:一、氨基酸的組成分類
氨基酸的種類繁多,自然界中已發現的有 300 多種,但構成人體蛋白質的氨基酸主要有 21 種(基于分類標準),根據是否能在人體內合成,可分為以下幾類:
1. 必需氨基酸(9 種)
人體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須從食物中獲取:
賴氨酸(Lysine):參與蛋白質合成、免疫功能調節等。
色氨酸(Tryptophan):是神經遞質 5 - 羥色胺的前體,與睡眠、情緒相關。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可轉化為酪氨酸,參與合成。
甲硫氨酸(Methionine):含硫氨基酸,參與甲基轉移反應。
蘇氨酸(Threonine):維持蛋白質結構,參與免疫球蛋白合成。
異亮氨酸(Isoleucine):支鏈氨基酸,參與能量代謝。
亮氨酸(Leucine):支鏈氨基酸,促進肌肉合成。
纈氨酸(Valine):支鏈氨基酸,參與神經系統功能調節。
組氨酸(Histidine):兒童時期必需,參與血紅蛋白合成。
2. 非必需氨基酸(12 種)
人體可自身合成,無需依賴食物攝入:
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脯氨酸、絲氨酸、酪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第 21 種編碼氨基酸,含硒元素)。
本回答由 杭州博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1 條回答
二、氨基酸的測試方法 氨基酸的測試通常包括分離、定性和定量分析,常用方法如下: 1.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原理:通過色譜柱分離不同氨基酸,利用紫外檢測器、熒光檢測器等檢測其信號,根據保留時間定性,峰面積定量。 預處理:氨基酸需衍生化(如與丹磺酰氯、鄰苯二甲醛反應),增強檢測信號(多數氨基酸無紫外吸收或熒光)。 優勢:分辨率高、靈敏度高(可檢測到納摩爾級別),適用于復雜樣品(如蛋白質水解液、血液、食品)。 2. 氨基酸分析儀法 原理:基于離子交換色譜分離氨基酸,柱后衍生(與茚三酮反應生成有色物質),通過比色法檢測。 特點:自動化程度高,無需手動衍生,專門針對氨基酸優化,重復性好,常用于蛋白質水解液的常規分析。 3. 氣相色譜 - 質譜聯用(GC-MS) 原理:氨基酸經衍生化(如硅烷化)后轉化為揮發性物質,通過氣相色譜分離,質譜檢測定性,適用于結構復雜的氨基酸或同位素標記氨基酸分析。 局限:衍生化步驟較復雜,部分極性氨基酸難衍生,應用范圍略窄于 HPLC。 4. 離子交換色譜法(IEC) 原理:利用氨基酸的兩性電離特性,在不同 pH 緩沖液中與離子交換樹脂結合能力不同而分離,結合柱后衍生檢測。 應用:傳統氨基酸分析方法,精度較高,常用于標準品校準和基礎研究。
杭州博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張經理
手 機: 13616718112
網 址: http://BCCL8888.shop.88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