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 2014-7-22 9:30 來源: 水運報
上海航交所發(fā)布的上海港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shù)報收1370點,較上月下降6.2%。其中:日本關東線343USD/TEU,下降1.4%;歐洲線1710 USD/TEU,下降9.4%;美西線2671 USD/FEU,上漲3.9%;美東線3990 USD/FEU,上漲6.3%。
7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增長速度遠低于預期。盡管第三季是傳統(tǒng)集裝箱運輸旺季,但7月份,中國主要集裝箱港口運輸出現(xiàn)了滯漲,為近幾年罕見。而班輪公司憑借其集中度仍不忘進一步上調運價,受此預期影響,北美線運載率上升到90-95%,而其他航線運載率均維持在八成以下,月底量價齊升的出口潮并未顯現(xiàn),揭示市場反映較為平淡。
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撐,上海港出發(fā)的15條主要航線運價僅四條航線上漲,其中兩條是美國航線,即美西和美東航線,還有增長的是韓國和西非,其余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價,其中波斯灣航線、澳新航線、地中海航線降幅居前,市場總體以降價為主。
資深航運專家陳弋認為,在貨量不濟、運力比較充裕背景下,班輪公司欲8月份再向上提價已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可能是“一廂情愿”,市場難以承受。
具體而言,盡管班輪公司憑借其較強的集中度,有把握和控制市場的能力,但和經濟的基本面相比有可能無濟于事。
自今年四月份來,班輪公司頻頻向歐洲航線發(fā)起提價,欲越過2000美元/TEU大關,但均無功而返,海關數(shù)據顯示, 1-7月,中歐雙邊貿易下降0.9%,受貿易額下降影響,7月份集裝箱運載率在80%的中低位徘徊,運價仍停留在1700美元/TEU附近,基本已回到四月份水平。
而美國航線正好相反,由于美國經濟近期有所回暖,1-7月份中美雙邊貿易增長10.5%,班輪公司在該航線提價也屢屢成功,7月底美東線和美西線分別報收3990美元/FEU 和2671美元/FEU,較四月份上漲了10%左右。
陳弋表示,上述數(shù)據揭示,運價的漲跌與我國外貿數(shù)據基本吻合,基本面是決定運價的關鍵因素,除非班輪公司非理性提價,但這種情況也不會持久。
此外最近公布的7月份中國經濟先行指數(shù)PMI為50.1%,比上月微幅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shù)為46.6%,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該指數(shù)50%為榮枯標準線,預示今年國外貿保“十”的任務十分艱巨,未來幾個月集裝箱運價能否繼續(xù)保持高位,仍有較大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