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汽車 發布時間:2017-6-20 8:16
二手車電商平臺經過了幾年的模式摸索,目前進入行業調整期。單就二手車行業而言,二手車電商平臺的參與并沒有對整體環境產生實質改變,作為新的參與者在不斷強化自己的品牌印象,寄希望于一家標準統一市場,而針對消費者需要誠信“痛點”一直無解,如今已經著手借用戶數各自逐利。
遛消費者?二手車電商平臺已不談誠信
被遺忘的“初心”和被遛的消費者
中國二手車市場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歷經30多年的發展,形成如今年交易突破一千萬規模。基于電商的發展,起步于互聯網的諸多二手車電商平臺,在創業之初,以提出解決二手車“痛點”為初心,拿著投資人的錢嘗試做牛X的夢想——讓二手車交易誠信透明。
遛消費者?二手車電商平臺已不談誠信
廣告
據中國二手車經銷商商會資料顯示,國內二手車經銷商的數量在10萬家以上,其中大部分年銷量在100輛以內,超過1000輛的二手車經銷商相對少,這導致我國二手車市場格局一直處于比較混亂的局面,也造成中國巨大的二手車行業居然沒有拿的出手的國際性品牌。
而從消費者角度看,因車況信息無信任基礎是其“痛點”,消費者總是處于明顯的劣勢,許多人也因此吃虧上當。而眾多二手車中介的誠信問題也阻礙了整個市場的良性擴張,更阻礙傳統二手車市場擴大 。
對于互聯網信息透明的特點,消費者以開放的、嘗鮮的心態,嘗試從這些二手車電商平臺選擇。也真是借著這股勢,二手車電商平臺開始借著諸如“0中介費”、“無差價”、“誠信認證”等等術語,給買賣雙方做著自己的認證與估值,當然,車輛信息不透明的問題,借助網絡也有一定程度上解決。
遛消費者?二手車電商平臺已不談誠信
然而,許多二手車的電商平臺都推出了自己的認證服務,對車的估值依舊各說各話。調查顯示,二手車的車況如果有第三方公司的認證,又有質保和延保服務,不可否認,這些方式確實有助打消80%消費者的顧慮,且提升網站交易效率。如今,眾多平臺依然沿著傳統二手車商,更多的是美化平臺的銷量數據, 實現自身在資本眼中的地位。
瓜子二手車直賣網CEO楊浩涌在近日B輪融資發布會上稱:“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于2015年9月27日正式上線,去年為累計個人車源量、城市覆蓋量、打造自身品牌,花費超過9億元,今年將繼續投入超過10億元, 以穩固平臺規模效應。”
2017年第一季度,優信在APP+WAB+百度+導航+品牌總計花費約3.2億人民幣左右。日益攀升的成本帶來的必然需要通過業績來彌補,這也就意味著,通過優信平臺成交的車商會上交更多“傭金”,而這些費用最終當然是消費者買單。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通過媒體曝光,涉及二手車電商平臺在內的投訴就多達三十余起。由于行業依然處在混亂狀態,從實際運營情況看,二手車電商平臺既不能盈利又無法找到足夠支撐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僅僅依靠2%-3%的交易手續費或傭金,遠不能覆蓋其運營成本。
瓜子二手車透露,目前擁有350萬車輛信息及超過2億車主和潛在買家的基因庫,基于大數據和算法瓜子進行獲客效率提升,將業務延伸至金融、延保保險服務等各個環節中,成為未來盈利渠道。——Duang!Duang!Duang!劃重點,這是在將用戶圈進平臺后,開始在其他方面惦記消費者錢袋子。
遛了一大圈兒,這些脫胎于互聯網的二手車汽車平臺,和傳統的二手車中介有本質區別么?沒有!
遛消費者?二手車電商平臺已不談誠信
二手車電商平臺“互撕”比線下更難堪
此前,經濟觀察報記者岳雅風通過一篇《水很深的二手車電商江湖:互撕、互黑、間諜,競爭對手即“地獄”》文章,揭開了二手車平臺從線下到線上電商平臺真相,各種嘴臉被互聯網放大,讓行業十分難堪。
以下摘錄其傳統二手車商的江湖描述:
“二手車市場水很深!”作為一名二手車經營者,吳瀟(化名)至今在這個行業中都如履薄冰。吳瀟的父親在位于北京豐臺區的花鄉二手車市場從事二手車買賣20余年,畢業后,吳瀟也開始參與經營,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就對二手車行業知之甚深。“打滾兒、端機器、大切車、喜錢、摟一圈保大頂……”這些二手車行業的黑話對吳瀟來說懂得比讀書啟蒙還早。“摟一圈保大頂,指除車頂外全車重新做漆,這種車一般價格會下降很多;打滾就是說二手車在事故中發生了翻滾,這是嚴重事故,禁止買賣;端過機器就是更換過發動機,一般不會影響使用;大切車是走私時主要骨架受到切割,整車一分兩半后,重新修復過的二手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喜錢就是指商販給陪二手車消費者買車的中間商的中介費。” 植根于吳瀟記憶中的花鄉二手車市場是一片利益生態基本均衡的小社會。這里有小生意人、賣家,也有社會閑散人員,他們因為車聚集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充滿未知、欺騙和道義的二手車江湖。
而搬到線上的二手車電商平臺如何呢?近年來,這些平臺一方面投入大量廣告來獲得客戶以此擴大規模,另一方面二手車電商經常以數據造假等噱頭來進行互黑,借誠信問題來打壓競爭對手。
二手車電商領域的某拍,在被315曝光時的反應,直接回應:二手車商平臺收費規則都這樣!聲明中沒有道歉,沒有改正,還強行加入吹捧廣告。行業潛規則?誠信呢?最終面對央視的3.15扎實的暗訪報道中,品牌美譽度大受影響。
單說 2017年開年各平臺就糾紛不斷,2月14日,剛剛宣布獲得5億美元融資的優信二手車被爆存在“車源數據造假”、“交易量造假”、“合作商數量造假”和“融資信息造假”等問題。2月22日,優信二手車稱此報道不實,已經起訴了發布此消息的自媒體作者。優信認為這是競爭對手抹黑,并將矛頭直指瓜子二手車直賣網,稱其涉嫌不正當競爭,并聲稱正式起訴。
3月3日,一篇關于查博士派“女間諜”臥底車鑒定8個月的報道引起了很多網站競相轉發。查博士和車鑒定均是二手車信息服務類APP,存在競爭關系。車鑒定稱查博士派遣的女間諜盜取車鑒定的大客戶數據甚至招聘、待遇、合作情況等。事件之復雜堪比“諜戰大片”。
“競爭對手發黑料”、“互相抹黑”、“互撕”、“官司糾紛”、“間諜門”幾乎每一次相關報道出來,被“爆料”的公司都聲稱有“競爭對手”的身影。這些元素集中的二手車電商生態似乎和“誠信”平臺相去甚遠,更何況在這樣的平臺進行買賣涉及較大金額汽車!
二手車電商平臺這樣“掛羊頭賣狗肉”
2015年,二手車電商的各類平臺以B2C、C2C、C2B、C2C、B2B2C 、O2O、P2P等等模式不斷興起。從58同城、趕集二手車、優信二手車、瓜子、人人車、平安好車,二手車電商從業者反饋,如今,大部分資本已經不太看好二手車電商平臺,根本原因也是對此前平臺鼓吹的模式和落地能力懷疑。 當時行業里面的眾多競爭對手,一年后的今天,很多品牌已經完全退出競爭。
遛消費者?二手車電商平臺已不談誠信
互聯網的世界里從來都是得流量者得天下,作為商業主體的二手車電商平臺,“潛規則”當然玩的更6。不過,無論流量優質與否,優質車源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被搶奪,流量解決的都是積壓的二手車,優質車源的車商不削與二手車電商平臺為伍。
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軍紅稱:十年前看,二手車市場這么糟糕且重要,它影響租車行業,影響新車交易和汽車金融。但放眼望去,二手車市場極其零碎,沒有一個平臺能夠承接這種批量化的消耗。如今,持續的平臺運營經驗,第一,提升了自身效率,即人貨匹配效率;第二,形成了行業互動,提升了群體效應。
而如今,優信準備自建物流,自建倉儲。希望做二手車界的京東商城,解決自身運營成本問題,順帶給車販子、4S店、消費者解決些邊緣需求。
瓜子二手車CEO楊浩涌透露,在完成B輪融資時,就有投資人給他們引薦保險公司,希望二手車電商企業聯合金融公司,通過自主開發金融產品和服務,尤其在車貸、車險等金融產品服務方面成為未來盈利的增長點。
今天看,實際上二手車交易已經被目前的多數平臺當成車后市場的入口。一些資本更借著AI、大數據等概念,助推這一市場,開始鼓動平臺向金融產品方面探索。
有的二手車電商平臺還在資本的支持下,做起二手車租賃和出售捆綁的生意。以優信二手車為例,就推出了可買可租的方案:消費者可以用一半的價格租走車輛,期間不需要支付月供。而瓜子二手車更是打折二手車的品牌,做著新車買賣,有“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而官方回應是,消費者在出售二手車時,這項業務緊接著就能服務其買新車需求。人人車CEO李健此前也透露,基于金融方面,通過自身搭建的運營規則,給相關金融保險機構提供輔助風控。
紅杉資本的周逵分享對二手車電商平臺經驗審核項目時直言:你要是想清楚了,就埋頭苦干,要是沒有想清楚,就敲鑼打鼓完成融資。現狀不就是如此么?二手車市場看似新一輪投資熱背后,二手車電商平臺離“誠信”是不是更遠了?
回歸到成熟的二手車市場,對于一款車,只要車牌號,即可查詢到該車輛的生產渠道、銷售和交易次數,甚至于發生了哪些事故,有無被盜過等信息,消費者可以很放心的購買二手車。而在我國,你要查看一款車,你得先學會用二手車電商平臺各種入門操作。除了金融及其他業務拓展,以上,難道不是號稱能“透明、誠信”的二手車電商平臺該努力的方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