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麗邱緣科技有限公司2024-01-04
壓痕硬度在規定的靜態試驗力下將壓頭壓入材料表面,用壓痕深度或壓痕表面面積評定的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來機械作用力如刻畫、壓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早在遠古時期人類就對材料硬度有所了解-----石器時代的人類選取硬度較高的石材制作狩獵工具。
在1822年,奧地利礦物學家FriedrichMohs(1773-1839)利用刮痕測試建立了莫氏硬度量表。此量表是利用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及金剛石十種礦物相互刻劃,留下刻痕的礦物表示硬度較低,依此方法把軟硬程度訂為十級。隨后于1900年,瑞典冶金學家JohanAugustBrinell(1849-1925)于巴黎國際展覽會中提出了布氏硬度測試法。此測試法使用很硬的標準鋼球施以一定的荷重壓入試驗片的表面,使試驗片留下球面的壓痕。這時所加的荷重以壓痕的球面表面積除之,所得的商就是布氏硬度。在Brinell提出布氏硬度之后,Rockwell、Vickers、Knoop等人也利用不同幾何形狀的壓痕器如圓錐、三角錐等建立了其他硬度標準。布氏、洛氏及維克氏硬度為工業界廣泛應用的硬度測試標準。
本回答由 上海麗邱緣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