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分散:利用超聲波的空化效應和剪切效應,對重鈣顆粒進行分散。超聲波能夠破壞顆粒之間的團聚力,使其分散在介質中。高壓均質分散:通過高壓均質機對重鈣顆粒進行高壓剪切和撞擊,使其分散在介質中。這種方法適用于高粘度介質的分散。表面改性:通過化學方法對重鈣顆粒表面進行改性處理,改變其表面性質,提高其與分散介質的相容性。例如,可以在顆粒表面引入親... 【查看詳情】
將篩分后的石灰石顆粒與燃料(如無煙煤、焦炭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定時定量地加入回轉窯內。在回轉窯內,石灰石顆粒在高溫下(通常為900~1200℃)發生分解反應,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煅燒溫度和時間對較終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具有重要影響。溫度過高或時間過長可能導致氧化鈣過燒而失去活性;溫度過低或時間過短則可能導致煅燒不完全而殘留未分解的碳酸鈣。... 【查看詳情】
原料的物理性能直接影響重鈣粉的加工效率和產品質量,重點指標包括白度、粒度與結構、硬度、密度等。白度是重鈣粉的關鍵外觀指標,由原料的天然顏色和雜質(尤其是鐵、錳)含量決定,通常用白度儀(藍光白度)測量。不同應用場景對原料白度要求差異明顯:涂料、造紙行業:原料白度需≥90%(藍光白度),確保產品遮蓋力和色澤鮮艷度;塑料填充:原料白度需≥85%... 【查看詳情】
重鈣顆粒在高溫下的分解特性是其熱穩定性的重要體現。在高溫環境中,重鈣顆粒會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較終導致其分解。以下是對重鈣顆粒在高溫下分解特性的詳細探討:重鈣顆粒的分解溫度是其熱穩定性的關鍵指標。根據相關研究資料,重鈣的耐高溫極限通常可以達到800攝氏度左右。這一數據是基于其在高溫環境下的化學穩定性和熱分解溫度得出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 【查看詳情】
選擇原則:低端應用(如建筑、礦山):優先用目數或D50快速判斷,注重成本而非精度。中端應用(如塑料、橡膠):需結合D50和D90,確保顆粒均勻性(避免粗顆粒影響加工或產品外觀)。品質應用(如涂料、化妝品):必須通過激光粒度儀測定完整粒徑分布(D10、D50、D90),并結合比表面積和分散性測試,確保性能達標。重鈣粉由天然碳酸鈣礦物(如方解... 【查看詳情】
重鈣粉的“細度”是衡量其顆粒大小的重點指標,通常以“目數”(單位面積篩網的孔數)或“粒徑”(如D50,累計50%顆粒的粒徑)表示。目數越高,粒徑越小(如300目對應粒徑約50μm,2000目對應粒徑約7μm,5000目對應粒徑約2μm)。細度直接影響重鈣粉在樹脂中的分散性、與樹脂的界面作用,進而對塑料的加工性能、力學性能、外觀等產生明顯影... 【查看詳情】
通過優化制備工藝,如控制原料的純度和反應條件、優化研磨和分級工藝等,可以得到具有特定折光率的重鈣顆粒。這些措施可以提高重鈣顆粒的純度和均勻性,從而降低雜質和缺陷對折光率的影響。表面改性處理是提高重鈣顆粒折光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添加表面活性劑、偶聯劑等助劑,可以改變顆粒的表面性質,提高其親油性和潤濕性,從而增加光線在顆粒表面的反射和散射次... 【查看詳情】
力學性能:粗粉與樹脂的界面結合力弱,受力時易在界面處形成應力集中,導致力學性能下降。例如,在PP中添加20%的300目重鈣粉,拉伸強度從28MPa降至25MPa,沖擊強度從4.0kJ/m2降至3.2kJ/m2。若填充量超過40%,制品會因顆粒團聚而變脆,甚至在加工過程中出現開裂。外觀質量:粗粉顆粒難以完全被樹脂包裹,會在制品表面形成凸起或... 【查看詳情】
滑石粉(主要成分為硅酸鎂)是片狀結構填料,與重鈣的塊狀結構差異明顯:白度與遮蓋力:滑石粉白度多在80-85之間,且因含鎂元素呈輕微灰調;重鈣白度更高(90以上),遮蓋力是滑石粉的1.5-2倍。在白色或淺色涂料中,重鈣可減少顏料用量,而滑石粉需搭配更多鈦白粉,成本更高。硬度與耐磨性:滑石粉莫氏硬度只1-2,遠低于重鈣(3-4),用其填充的涂...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