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參數:過濾級別標準 不同國家和地區有不同的過濾器效率分級標準: EN 779:2012 (中效 - 已逐步淘汰): 根據平均計重效率(G級)和平均計數效率(F級)分級(G1-G4, F5-F9)。 ISO 16890:2016 (中效 - 現行全球趨勢): 根據對PM1, PM2.5, PM10顆粒物的捕集效率分級(ePM1, ePM2.5, ePM10, Coarse),更貼近實際氣塵污染評價。 EN 1822:2019 (高效/超高效 HEPA/ULPA): 基于MPPS效率分級(H10-H14, U15-U17)。是目前HEPA/ULPA的分級標準。 IEST-RP-CC001 (美國常用): 類似于EN1822,分級為H10-H14, U15-U17。 ASHRAE 52.2-2017 (美國常用 - 中高效): MERV (Minimum Efficiency Reporting Value) 分級 (1-16),綜合了不同粒徑范圍的效率。無隔板過濾器的容塵量提升,減少了更換濾材的頻率。青海關于無隔板過濾器
制造工藝:質量檢測與控制 貫穿整個生產過程,確保產品符合標準: 來料檢驗: 濾材(效率、阻力、克重、厚度、挺度)、外框(尺寸、材質、強度)、粘合劑(粘度、固化性能)、密封條(尺寸、彈性、耐候性)等。 過程檢驗: 折疊尺寸(褶高、褶距)、粘合位置與膠量、壓合效果、外觀(無破損、污漬)。 出廠檢驗: 效率測試: 按標準(如EN1822, IEST-RP-CC001)抽樣進行MPPS效率測試(鈉焰法、油霧法、計數掃描法等)。 阻力測試: 在額定風量下測量初始阻力。 檢漏測試(高效過濾器必需): 使用氣溶膠發生器(DOP, PAO, DOS)和光度計或粒子計數器進行全邊框掃描,確保無局部滲漏(漏率≤0.01%)。 外觀與尺寸檢查。 結構完整性測試(如振動、抗沖擊 - 抽樣)。 質量體系: 通常需通過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部分領域(如制藥)還需符合GMP要求。 青海關于無隔板過濾器憑借高效的攔截原理,無隔板過濾器能將空氣中≥0.3μm 的顆粒過濾效率提升至 99.99% 以上。
性能參數:容塵量 (Dust Holding Capacity) 容塵量是指在達到終阻力前,過濾器所能容納的特定標準試驗粉塵(通常為ASHRAE標準人工塵或ISO A2細灰)的總重量,單位為克(g)。它直接關聯過濾器的使用壽命。高容塵量意味著: 更換周期更長,減少維護成本和工作量。 在粉塵濃度高的環境中表現更好。 降在難被過濾的粒徑(通常在0.1 - 0.3μm)下,該粒徑對應的長期運營成本(過濾器采購、人工更換、廢棄物處理)。 無隔板過濾器因其更的有效過濾面積,通常具有比同尺寸有隔板過濾器更高的容塵量。容塵量測試通常在標準試驗臺(如ASHRAE 52.2, EN779)上進行。
制造工藝:無誤粘合 將折疊好的濾芯與外框牢固結合并密封: 自動涂膠系統: 使用高精度點膠閥或噴膠頭,在濾芯兩端(有時在特定褶峰位置)定量、均勻地施加粘合劑(熱熔膠或PU膠)。 定位與壓合: 將濾芯精確放入外框中,通過工裝夾具定位。施加適當壓力,確保濾芯端面與外框內壁充分接觸,粘合劑均勻滲透和填充縫隙。 固化過程控制: 對于熱熔膠,冷卻速度和環境溫度影響固化強度;對于PU膠,需在恒溫恒濕環境下確保充分發泡和固化時間。固化爐或固化區是必需設施。 在線質量監控: 可能包括膠量檢測、位置檢測、壓合壓力/時間監控等,確保粘合質量穩定可靠。 在電子芯片制造車間,無隔板過濾器是保障產品精度和良品率的關鍵設備。
安裝規范與認證流程 安裝時需嚴格遵循氣流方向標識,確保濾材迎風面與送風方向一致。采用膨脹螺栓或卡式夾具固定框架,密封膠條壓縮量應控制在 20%-30%,避免過度擠壓導致濾材變形。對于潔凈度要求高于 ISO 5 級的場所,建議在安裝后進行 PAO 氣溶膠泄漏測試,泄漏率需≤0.01%。 產品認證方面,主流廠商需通過 EN 1822、UL 900 等國際標準,并根據應用場景選擇特定認證。例如,醫療領域需符合 YY/T 1776-2023 標準,將 0.3 微米顆粒過濾效率提升至 99.99%。半導體行業則傾向于采用獲得 ISO 29463 認證的品質產品,以滿足芯片制造對潔凈度的需求。無隔板過濾器憑借低阻力特性,減少了風機能耗。湖南高效無隔板過濾器廠家電話
無隔板過濾器通過特殊的折疊工藝,充分利用濾材深度,顯著提高了容塵量。青海關于無隔板過濾器
設計要素:褶距 (Pitch) 褶距是指相鄰兩個濾褶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它是控制褶的疏密程度、直接影響單位寬度內濾褶數量的參數: 決定過濾面積: 在固定寬度和褶高的前提下,褶距越小(即褶越密),單位寬度內的褶數越多,總有效過濾面積越。這是無隔板過濾器高面積密度的基礎。 影響氣流通道: 較小的褶距意味著更窄的氣流通道。雖然增加了表面積接觸機會(理論上利于擴散和攔截效率),但也可能增加氣流阻力,尤其是在濾材表面開始積灰后,狹窄通道更容易堵塞。 影響結構穩定性: 非常小的褶距對濾材的挺度要求更高,否則相鄰濾褶容易粘連在一起,阻塞氣流,或導致褶型扭曲。粘合劑的強度和均勻性在此也至關重要。 工藝挑戰: 過小的褶距對折疊設備的精度、濾材的切割質量和一致性提出了極高要求。設計時需在化過濾面積、控制初始阻力、保證結構穩定性和制造可行性之間找到平衡點。 青海關于無隔板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