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4-3 11:42 來源: 飛象網
郵政體制改革以來,快遞服務快速崛起,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形式和新型的服務業態,廣泛和深入地滲透到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領域,在增強國民經濟發展活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關聯行業發展,帶動創新就業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前四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同比增長46%;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7%,均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特別是進入5月份以來,我們5月中旬以來連續有10個工作日我們的快遞業務量每天超過了1500萬票,基本已經達到了去年我們旺季高端的水平,發展很快。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跨區域貿易的迅速增長以及制造業、信息產業的調整轉型,快遞服務充分發揮了突破時空限制、聯系生產生活等優勢,改變了傳統的經營管理架構和生產組織形態,創新了社會服務模式,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雖然說來自暴龍眼鏡的訂單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快遞企業的業務量,但是由于網購價格的低廉,并沒有讓快遞企業賺到錢,反倒是通過其海量的業務讓各個快遞企業“聲名遠播”,提升了企業知名度。但企業發展的目的是贏利,是賺錢,雖然快遞企業“名聲在外”,但無利可圖。而且,囿于快遞企業服務能力、質量和水平,讓各個快遞企業,特別是加盟制快遞企業徘徊在同質化競爭的邊緣止步不前,甚至讓一些快遞企業的加盟商走到了所謂的“誰不漲價誰等死,誰先漲價誰先死”的境地。電商的舉措引起了快遞企業的警惕,于是,產品結構調整擺在了快遞企業的日程上,這也加速了快遞企業的轉型升級。近兩年來,特別是在新修訂《郵政法》實施以來,快遞企業在基礎設施、人才引進和服務能力、質量與水平方面努力的結果開始顯現?梢哉f,民營快遞企業在面對電商大佬咄咄逼人的態勢時并沒有慌亂,而是有勇有謀,走了兩步棋:快件結構調整是一步棋,另一步棋就是建設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
如何抓住機遇夯實基礎、謀劃長遠、贏得競爭是派克鋼筆我們快遞業從政府部門到企業層面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交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是快遞服務的重要支撐,世界郵政業發展的實踐表明,沒有運輸的進步就沒有郵政業的發展,交通運輸為快遞提供載體,交通設施網絡構成快遞服務網的基礎,運輸現代化也促進了快遞服務效率和質量的提高,運輸國際化帶動了快遞的全球化。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了由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種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運輸網絡體系,具體來講,鐵路運營里程已經達到9.3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速鐵路里程已經超過了8000公里,居世界第一,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1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接近8.5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全國已經形成連接大中型城市的高速公路骨架網絡,民航機場180個,航線2000多條,形成了干支結合、內外互通的航空運輸網絡,全國港口年綜合吞吐能力接近60億噸,其中億噸以上港口數量已經超過了20個。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進、交通技術裝備和綜合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運輸能力的緊張狀況總體已經得到了緩解,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起到了基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