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7-21 11:21 來源: 濟寧晚報
“西跨”是指打破運河對城市發展的制約,并且依托京杭大運河這一黃金水道,規劃建設大運河生態經濟區,打造獨具特色的區域競爭優勢,拉動濟寧西部城區快速崛起。可以說,濟寧市開發大運河生態經濟區,絕不是簡單的城市擴張,而是站在城市功能分區的高度對濟寧城市功能的一次提升與完善。而開發建設大型現代化“商貿物流”則是該經濟區濃墨重彩的一筆。
大交通為西部崛起奠定基礎
循著“東拓西跨南聯北延”的足跡,近日,記者驅車跨過大運河,趕往濟寧城區西部。運河上來回穿梭的機動船,高聳入云的太白樓路梁濟運河大橋,壯觀的運河之都特大橋復建工程等等,讓歷年來十分冷清、甚至略顯荒涼的西城區開始活躍起來。
根據規劃建設,城區西部大運河沿線,將形成至少8座大橋,徹底實現運河兩岸連為一體。主塔高137米的梁濟運河大橋,被濟寧人親切地稱為“西大橋”,遠遠望去這座大橋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牽動著懷揣“西部夢”的市民的心。這座連接商業街太白樓路與西部物流園區的大橋,讓更多的濟寧人暢想著未來的財富之旅,而如何將老城區濃厚的商業氛圍與新城區完美結合,很快就會成為他們最為關心的話題。
西部經濟區功能定位為以“商貿物流”為主,就是因為西城區潛在的交通區位優勢,更能充分利用濟寧市的交通優勢,將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的大交通體系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首先是京杭大運河這個黃金河道。現在,大運河濟寧段沿線的港口,除了運輸煤炭、砂石、集裝箱,極少裝載其它貨物。像鋼材、汽車、農作物等大宗貨物,以后都可以通過水運來實現。
跨過京杭運河大橋后便看到,國道東側的工地上已蓋起了成片的規模建筑,這里就是豪德商貿城和美恒汽博城。與以往冷清的場面相比,如今大運河西岸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依托京杭大運河這一黃金水道,規劃建設大運河生態經濟區的步伐已經拉開。西城區擁有“水陸鐵空”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優勢,東臨京杭大運河黃金水道,毗鄰森達美郭莊港、龍拱河港,105國道(西外環)縱貫南北;南臨南外環路、南二環路(臨菏線);北臨327國道;西臨濟徐高速公路,太白樓路西延段橫穿東西。日菏鐵路橫貫東西,在區內設有濟寧火車西站(國家二類開放口岸);距濟寧曲阜機場也僅10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十二五規劃打響了濟寧市城市建設的攻堅戰,工業化城市轉型、加速城市化進程一項項議題放在了濟寧人民的面前!胺睒s第三產業”“加快推進城市化建設”推動著新濟寧的崛起。隨后,一批批商業領軍人將目光投向魯南市場,首個現代大型物流商貿城———濟寧豪德商貿城、美恒汽車博覽城等企業正逐步扛起建設濟寧的大旗。
同時,市中區的商貿市場主要由上世紀九十年代建設的兩三家老市場維持,現有的老市場臟、亂、差問題比較嚴重,大多數商戶對目前的經營環境不是很滿意,市場環境、停車難、物資儲備都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不少市民選擇直接去徐州、臨沂等周邊市場購買所需品,導致消費外流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無論從提升濟寧中心城區拉動輻射作用還是提升濟寧的自身的發展水平,濟寧市的商貿物流行業產業升級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