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3-10-29 8:22 來源: 威海日報
伴隨山東威海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業務的節節攀升,威海海關推出一系列“陽光服務”舉措,積極支持保稅物流業務加快發展,威海出口加工區的業務量和物流運轉速度不斷提升。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威海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業務貨運量達7000余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3%。
“在海關的幫助下,我們公司在加工區開展了國際物流分撥業務,實現了從原材料到完成品的倉儲、分撥、通關和物流配送一體的運作模式。通關時間從三天縮短為半天,真正實現了生產零庫存、采購全球化。”10月22日上午,剛在出口加工區辦完業務的德國萊尼公司工作人員崔文對筆者說。
近年來,威海海關推出一系列“陽光服務”舉措,支持保稅物流業務加快發展,加工區的功能實現了從單一的“加工制造區”向集“研發、試制、采購、加工、檢測、維修、出口、配送”于一體的綜合型園區的重大轉型,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威海市對外開放領域的空白。威海海關通過整合口岸直通和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優勢,推出連接威海國際機場和威海出口加工區的卡車航班業務;為區內企業開辟倉儲物流“綠色通道”,支持區內企業開展出口配送業務;探索實施物流貨物“分批送貨,集中報關”模式,減少貨物的流轉環節,大幅提高物流效率。同時,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充分利用加工區優惠政策,為區外企業解決物流難題。
在積極拓展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的同時,威海海關積極幫助企業綜合發展研發、檢測、維修等業務,促進企業業務轉型;引導區內企業設立物流配送分撥中心和產品售后檢測維修服務中心,推動加工貿易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鼓勵出口加工區倉儲物流企業拓展業務形式,在服務區內生產型企業的同時,輻射區外加工貿易企業和物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