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4-21 11:23 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油價以及人工成本的上漲,快遞的盈利空間也在逐年縮小,加之先驗后收、送貨時間有限制等相關規定的實施,讓快遞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謀求轉型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快遞企業需要時刻跟隨市場的需求來轉變自己的經營模式。”安捷快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樹松說。
作為一家有著14年歷史的青島本土快遞企業,安捷的每一次轉型也恰好迎合了整個行業的發展變化。“現在看來,電子商務可以是我們的新機會。”趙樹松對記者表示,目前,安捷正在積極謀劃“觸電”,已經與電視購物的旗艦品牌橡果國際、網上購物的旗艦品牌當當網等開展了全面合作,其它電子商務公司的落地配送業務也在緊鑼密鼓地商洽中。
為電商做二次推銷
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快遞行業經過了一段發展的黃金期,安捷也是如此,雖然企業規模并不大,但幾乎每年的營業額都能翻倍。2010年之后,運輸費用和人工成本上升,快遞行業開始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以前是業務催著我們在跑,但現在我們是在跑業務,還需要不停地給員工提供培訓,提高服務質量。”趙樹松坦言,近幾年,對于業務范圍和服務方式的改進,安捷也在不斷的反思中。“在整個過程中,我們意識到,電子商務是新的機會。”趙樹松指出,在2008年之后,以申通、圓通、中通、鐵通和韻達為代表的四通一達恰好迎合了淘寶的發展,這是整個快遞行業的新契機,但作為山東省內的快遞企業,因布局的網絡有限,進駐淘寶并不現實。“大的電商讓我們看到了機會。”趙樹松說,類似蘇寧、京東、當當等大型電商跟淘寶零散銷售的模式并不相同,他們對物流有著更高要求,“這給了地方性企業很大的發展機遇,因為他們需要的服務相對高端,作為物流,我們可以對產品進行二次推銷。”
所謂的二次推銷,是指通過物流服務的提升,增加顧客的購買率,降低商品的退換率。“比如在送貨時,我們的工作人員可以深入介紹產品性能,類似這種服務是可以根據個性化來定制的,其目的是幫助客戶進一步實現價值,這是企業今后發展的方向。”
運營要順應市場的變化
“安捷能從1998年發展至今,順應市場的需求是一個必要條件。因為快遞本身是一個依附性很強的行業。”在1998年時,隨著青島外貿的發展,報關文件的傳遞帶動了安捷等眾多快遞公司的崛起。“機場海關、外貿企業等是我們的主要客戶,但從報關報檢逐漸電子化之后,就失去了這個市場就開始萎縮。”從2002年左右開始,安捷開始進駐商業物流,開拓運輸渠道,“在以送文件為主的時候,我們的主要優勢就是快。后來這個市場開始萎縮,原來的優勢也就相應喪失,所以我們必須要打造新的市場條件下的新優勢。”在進行商業產品輸送后,安捷先后開拓了7050多條省內線路。
在電子商務落地配送(COD代收貨款)業務中,安捷快遞已經摸索出了新的流程,新的核心競爭力已然生成,戰略轉型已經啟動,年內將形成快遞與電商派送雙翼齊飛的業務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