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4-14 11:32 來源: 大眾日報
放眼濟南東部地區,這里聚集著豐富的物流資源:遙墻國際機場已有國內外19家航空公司投放運力,開辟了近百條國際、國內航線。董家貨運站是全國鐵路發展規劃中確定的集裝箱辦理站。濟南出口加工區地處經十東路和東繞城高速交口處,距濟南遙墻國際機場20公里,距青島港390公里。濟南郵政速遞物流公司正在國際機場附近建設國際郵件分揀中心,預計今年10月份投入運營。東部產業集聚效應正在逐步顯現,濟南高新區、臨港開發區、明水開發區互連成片,已形成以機(高性能、高附加值機械產品和冶金產品)、車(先進的重型汽車、改裝車、摩托車)、電(新型電子產品和高檔家用電器)、化(現代生物醫藥化工、精細化工和化纖)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競爭優勢。
在濟南海關黨組書記、關長劉魏巍眼中,依托以上一切資源,濟南市建設集陸港口岸、物流基地、保稅園區、臨空產業、金融商務為一體的國際物流先行區的時機、條件均已成熟。
發展臨空經濟
濟南空港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干線機場,但記者了解到,濟南遙墻國際機場卻并不是山東本土外向型企業發貨時的首要選擇。相較于鄭州機場多班次通往亞歐等國的國際航線,濟南機場目前僅有通往日本和韓國的兩條國際航線,且尚無洲際航班。此外,由于航空制造維修業務增值不夠,航空產業集聚效應尚未充分顯現。受航班時刻和運費價格等因素影響,目前山東貨源很多已被吸引到鄭州機場裝運。
為此,劉魏巍提出,濟南市應推動濟南航空城建設,大力培育國際國內航線,積極發展臨空經濟。抓住濟南低空空域開放試點的機遇,建設集通用航空產業基地、航空物流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通用航空發展平臺,鼓勵航空油料、航空信息、客貨銷售代理等運輸保障企業到濟南機場發展。同時,將濟南綜合保稅區納入航空城聯動區,在綜合保稅區和航空產業園間建立產業銜接配套關系,把特殊區域的優惠便利延伸應用于空港物流,實現國際空港和保稅區域的功能互補、政策疊加和優勢并用。
啟動陸港建設
陸港是在內陸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劉魏巍建議,濟南市應盡快在濟南出口加工區周邊選址、規劃,建設陸港場站。引導貨代、船代和船公司入港設立分支機構,實現收貨、還箱以及簽發以當地為起運港或終點港的多式聯運提單全部在陸港完成。同時,爭取青島港的支持,將港口功能延伸到陸港場站,把陸港視為省內所有海、空運口岸的遠程堆場,實現以港帶區、區港聯動。
建設國際郵件進出通道
據了解,目前,在省內4家國際郵政速遞局中,青島、煙臺、威海都是互換局,唯獨濟南是經轉局。作為經轉局,國際郵件不能直封境外,而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經轉。
國際郵件不能直封互換的現狀,既影響了郵件傳遞速度,也阻礙了省會對外經貿文化交流。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郵遞渠道進出口呈現迅猛增長態勢,這在客觀上要求濟南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濟南國際郵政速遞局升級為互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