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4-24 11:24 來源: 德州新聞網
最近1個多月以來,平原縣每天都有120多噸啤酒通過火車運往昆明、烏魯木齊等城市。 平原森力啤酒有限公司董事長栗振坤告訴記者:“當前啤酒運輸都是通過鐵路物流,很牽扯精力。再過兩個月,平原鐵路集裝箱業務就開辦了,我們在廠里就能直接打包集裝箱,可節省大量人力和時間。 ”
位于平原縣的濟鐵物流中心與中鐵集裝箱公司山東分公司合作的鐵路物流集裝箱業務正式獲鐵道部批準。平原鐵路物流每次可收發集裝箱44個,吞吐貨物1500噸,成為濟鐵北線唯一一家承辦集裝箱及火車專列業務的“旱碼頭”。平原縣縣長王洪霞形象地說:“集裝箱業務是我們鐵路物流項目的升級版。 ”
平原著力建設以德州南部為中心、連接山東半島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區域性生產與流通型物流樞紐,瞄準打造華北“旱碼頭”和魯北地區最大的物資中轉、倉儲、運輸集散地,2009年與濟南鐵路經營集團達成合作,在平原興建了濟鐵物流中心,鐵道部已將其列為全國100個戰略裝車點之一。
濟鐵物流中心的建成,給平原本地企業帶來了福音。中化(平原)化肥有限公司負責人稱:“眼下,我們進煤、銷售化肥都在企業門口收發,一年下來可節省3000多萬元。 ”晉德緊固件、安華瓷業、福源淀粉等進出貨物量較大的企業也都明顯感到了實惠,幾家公司的董事長紛紛表示:集裝箱業務開辦后,運輸成本還有下降空間,裝運效率也會大大提高,對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十分有利。
馬善軍分析道:平原地下沒有石油和煤炭、地上無山無水,靠什么來招引重大項目?拿什么去跟別人競爭?鐵路集裝箱業務的開辦,將為平原招商引資增加一份重重的籌碼,三益鋼材城項目、史丹利復合肥項目、農產品物流園項目、京津冀最大的水產市場等項目的落戶,都是奔著“平原鐵路”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