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14-5-22 11:38 來源: 齊魯網
進出境手續便捷、貿易管制寬松……作為西海岸經濟新區的核心功能區,保稅港區集聚了現有特殊經濟區域的所有優惠政策。目前,在藍色經濟區和西海岸經濟新區戰略全面啟動的境況下,保稅港區緊抓機遇,充分發揮政策特殊、開放引領、高端集聚的優勢,增創新區對外開放新優勢,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下一步,保稅港區致力打造建設成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國際物流中心、臨港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大宗原材料國際交易定價中心。以“四個中心”為重點,發揮政策效應。
推動結構優化升級
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自2009年9月封關運營以來,逐漸顯示出自身強大的能量:高端產業加速集聚,3000多家國內外高端物流商開展業務,單位面積產出率位居全國同類園區前列;港口貨物吞吐量逐年大幅增長,港口業務突飛猛進;通關時間大幅縮短,單個集裝箱物流成本下降50%左右;吸引20多家國際航運巨頭在此設立區域性分撥中心;18家國際知名航運公司在青島港開展中轉業務,集裝箱中轉量突破100萬標箱。
今年以來,作為山東藍色經濟區的重要一環,青島西海岸經濟新區拉開了大開發、大開放的建設序幕。新區規劃在青島保稅港區9.72平方公里的基礎上,規劃建設產業配套區,構筑膠州灣片區、董家口片區兩大保稅功能拓展區,總面積擴展到約110平方公里,為保稅港區提供了全新的發展契機和廣闊空間。保稅港區獨特的政策優勢和出口加工、研發、展示、檢測維修等功能,將在這里得到充分釋放。
為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核心政策功能區,青島保稅港區提出了“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即對內加快推動國際貿易、口岸物流業跨越發展,使保稅港區的開放內核更為強大地釋放能量;對外全力拓展保稅港區功能,堅持先行先試,深化配套改革,在更高的起點上定位和布局。并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將高端制造項目的加工環節向產業配套區傾斜,采購、訂單、品牌營銷、管理運營等環節向政策區域集聚,形成“前店后廠”發展模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