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9-5-14 8:12
近年來,隨著“雙創”熱潮的不斷發酵,催生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而雙創載體的發展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雙創載體數量已超8000家,單鄭州市就有150多家。載體數量的攀升帶動了雙創生態及相關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也體現了國家對雙創發展的新要求。
“我們并不希望成為一家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園區,而更渴望生長進化成一個共享共贏、沒有邊界的創業生態圈。”中原智谷創新創業綜合體(以下簡稱中原智谷)負責人說。
“國字號”
中原智谷,國家級眾創空間,“十三五”中國產學研雙創示范基地,位于鄭州西部核心區域,占地面積103畝,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涵蓋綜合服務中心、企業研發中心、孵化器、加速器、人才公寓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毗鄰地鐵、高鐵、高速,區位優越,是集智能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及互聯網+的產業集聚新平臺。
自2016年4月開園以來,中原智谷依托浙江大學積極發揮創新創業支撐引領作用,利用長三角、珠三角的資源優勢,大力開展引資引智引平臺工作,截2018年底,累計入駐企業162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家、規上企業2家,引進創新創業服務平臺5個,解決就業崗位1500余個,累計申請知識產權及專利424件,已孵化畢業落地企業10家……一串串數字恰恰印證了中原智谷正逐步成為引領滎陽發展的新引擎。
“國際化”
雖躋身縣級市,中原智谷放眼的可是國際層面。它強調協作與開放,連接各個領域,構建平臺、搭建渠道、集聚和配置全球創新資源,賦于創業者更多資源與機遇。
順應“一帶一路”,聯通緬甸、越南、白俄羅斯、埃塞俄比亞、伊拉克等十多個發展中國家,與入孵企業進行交流合作;籌建“中韓優秀企業創業示范基地”,推進韓國忠清北道與中原地區文化、旅游、經濟、教育、醫療等多方位的對接交流。并先后舉辦7次科技成果發布會,22次產學研對接活動,76次技術推介活動,88期公開課,惠及受眾34500余人。
中原智谷最大化利用內、外部知識、技術供給,為入孵企業導入優質資源,開山拓路。在助推企業成長,打通國際影響方面實現了“1+1>2”的效果。
“全鏈條”
現今,中原智谷的籌碼已不僅僅是“三年免租”了,創業輔導、項目申報、創新獎補、融資幫扶,從創業苗圃到產業落地,中原智谷的全鏈條孵化體系360°服務創新創業。
除了服務,更有政府政策加持。支持產業發展、扶持創新創業黃金30條、支持產業發展四個激勵扶持辦法等配套文件,力度高于周邊地區。
“新經濟”
中原智谷聯合浙江大學企業成長研究中心制定的《滎陽市科技創新與企業轉型升級藍皮書》,成為了指導滎陽市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工具。
入孵企業鄭州新世紀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院的科研項目“全流程綠色量產石墨烯材料及應用”獲批2017年度鄭州市重大科技專項,2018年7月又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致力于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人材、資本集聚的“碳谷”;孵化畢業企業鄭州康德泰口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投產,建設了智慧化工廠,涵蓋工程研發中心、潔凈生產區、高精生產區、綜合生產區等完善的制造分區,設立了國內一流的全流程、高精度研發檢測實驗室和產品研究室,目前可實現年產20萬套種植牙系統,是國內同類型廠家中產能最大、最完善的企業。
中原智谷的智力支撐日益增強,推動科技優勢向產業實力轉化義不容辭。未來,乘國家科技創新東風,中原智谷將持續引領科技創新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