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聯西進,中原鐵路物流勢頭正勁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5-7-11 9:14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殷切希望河南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多作貢獻。如今,鄭歐班列作為河南物流新“王牌”,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正一步步讓習總書記的希望照進現實。
早在2013年7月18日,搭載41標箱的80601次鄭歐首發專列從鄭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發車,亞歐國際鐵路物流大通道由此開啟。起初,每月一班;三個月后,每周一班;半年后,每周兩班。鄭歐班列經西安、蘭州、烏魯木齊向西過北疆鐵路,到達邊境口岸阿拉山口,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至德國的漢堡,沿途共經過6個國家,線路總長10214公里,耗時約16天。這條線路的開行,被人們譽為新的“絲綢之路”。
5月15日鄭州國際陸港至青島港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鄭州鐵水聯運中心正式運營,標志著鄭州國際陸港建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河南貨物出口將省時三天。鄭州至韓國、日本的國際快線即將在天津港、連云港國際碼頭開通,爭取在中韓自貿區、中日經濟體里搭建一條快速、便捷、低成本的物流通道。這些舉措,使沿海城市的“出海口”搬到了鄭州的“家門口”,使“鐵老大”可以直接“下海”,實現港口功能西移到鄭州,車站即是港口,為河南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高效的“港到門”服務。
6月16日,在中國河南——波蘭鐵路鄭歐班列合作交流會上,省委書記郭庚茂再次指出:“河南積極響應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建設無水港,發展鐵海聯運、公鐵聯運,推動陸海相通,實現向東與海上絲綢之路連接;通過提升鄭歐班列運營水平,形成向西與絲綢之路經濟帶融合。”
“東聯西進,陸海相通”。往西看,據披露,今年一季度鄭歐班列累計開行121班,集疏貨物種類達1000多種,班次密度、貨重貨值、服務范圍均居中歐班列首位。鄭歐班列的開行,促進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往來,把中國商品拉出國的同時,還將國外許多商品拉回來,有力地促進了雙邊貿易往來。往東看,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歷史機遇下,我省正構建以新亞歐大陸橋為主軸的東聯通道,提升與天津、青島、日照、上海、連云港等沿海港口城市的連通水平,努力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承擔更大使命,發揮更大作用。
中原大地上,一幅東聯西進、亞歐通途的壯麗畫卷,正在漸次展開。中原鐵路樞紐作為全國的鐵路“心臟”,其物流通道將借助鄭歐班列、鄭青聯運等有力措施,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