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4-10-14 10:5
中國經濟網10月12日訊(記者 李方) “以數智化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據、算力、人工智能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因素!10月12日,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在2024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表示,在高質量數據、高性能算力、高水平算法的共同作用下,AI加速突破應用,為千行百業、千家萬戶注智賦能,將有力推動融合創新、產業體系、企業運營、信息消費不斷躍升,引領經濟社會從“互聯網+”“5G+”邁向“AI+”,進入AI+新時代。
楊杰表示,5G應用已經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目前5G套餐用戶超7.8億戶、5G+行業應用案例超4萬個。據測算,5G直接帶動我國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5G生態已經成為開放合作共贏的新標桿,中國移動發揮移動信息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組織引領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戰略合作伙伴超160家,各類產業鏈合作伙伴超30萬家。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將和廣大合作伙伴一道,大力實施“AI+”行動計劃,聚力推動“AI+”設施升級、“AI+”場景應用、“AI+”科技創新、“AI+”生態共建,充分釋放AI在技術能力、經濟效益上的規模效應,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幅提升全要素生產率。
第一,聚力推動“AI+”設施升級,筑牢數智服務基礎底座。圍繞“連接+算力+能力”,以算網大腦強化算力網絡各類資源的一體化協同調度,提升通算、智算、邊緣算力的互聯效力,加速智算成網,構建泛在融合的智能化綜合性信息基礎設施。打造超萬卡智算集群。加快“東中西”“云邊端”“通智超量”算力基礎設施融合,建設多個超萬卡智算集群,布局更大規模的智算集群建設,推動邊緣節點升級,實現中心大集群、邊緣廣分布、中訓邊推、訓推一體,為AI創新發展夯實基礎底座。沉淀數萬億Tokens行業數據集。豐富行業數據集的數量、質量和結構,強化高質量多模態數據集供給。持續推進數聯網優化迭代,加快在更多場景實現規模落地,服務構建國家級、行業級數據基礎設施。訓練萬億參數AI大模型。推廣“九天”多模態通用大模型服務,積極推進更大參數體量、更強推理能力的模型訓練。做強工業、能源、交通、教育等30款自研行業大模型能力,助力各行各業智改數轉網聯。
第二,聚力推動“AI+”場景應用,提高數智服務供給水平。充分發揮場景創新的牽引作用,全力打造AI+標桿項目,推動AI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應用,讓AI不僅會作詩、更要會做事,還能做更復雜、更具創造性的事。圍繞產業煥新打造智能經濟。構建涵蓋智能算力、MaaS(模型即服務)平臺、行業大模型、產品應用的AI+DICT服務體系,聚焦制造、農業、物流、交通、金融、能源等重點行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促進智能經濟高端高效發展。圍繞民生改善打造智能生活。推動AI賦能全量產品和服務,強化AI智能體、比特數智人、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應用突破,加快辦公娛樂、智慧家居、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場景創新,推動AI滲透到百姓生活的各類場景。圍繞治理現代化打造智能社會。全面升級“AI+”城市超腦平臺,推進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項目融云、融網、融算、融智、融安全,推動AI在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社區服務等細分場景延伸應用,助力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第三,聚力推動“AI+”科技創新,增強數智服務發展動能。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積極探索AI+科研范式落地,推動原創技術創出來、關鍵技術攻出來、創新成果用起來、產業鏈鏈長帶起來。打造AI科創高地。圍繞隱私計算、AI數據湖等方向,攻關提升數據的“采、存、算、治”效能。推動超大規模訓推一體智算平臺、智算超節點、異構混訓、AI原生存儲等關鍵技術成熟,打造規模領先、技術先進、訓練高效的AI智算集群。布局原生多模態大模型、自適應多智能體、具身智能等前沿技術,加速培育一批AI原創性、引領性成果。提升AI科創效能。推進低代碼開發平臺、工控設備自動化編程軟件、工程設計助手、數字孿生體等創新工具應用,融合人工智能模型算法和跨領域數據知識,促進科研效能升檔提速。培育AI戰新產業。順應AI技術與產業發展融合創新趨勢,依托AI+加速培育低空經濟、大數據、視聯網、車路云一體化、沉浸式內容等戰新產業,面向量子科技、空天地一體等前沿領域布局數智服務新業態。
第四,聚力推動“AI+”生態共建,營造數智服務良好環境。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完善功能互補、良性互動、協同攻關、開放共享的新型合作機制,攜手做大“AI+”生態圈。打造聯合創新平臺。深化產學研用“聯創+”合作,依托創新聯合體、聯合研究院、聯合實驗室等載體,開展跨產業、跨領域的聯合研發和模型創新,突破AI融通發展瓶頸。打造算力供給平臺。推進算網大腦規模商用,高效整合自有算力和社會算力,提供更加靈活、便捷的算力資源,支撐AI全場景應用高效、穩定運行。打造AI匯聚平臺。廣泛匯聚算力、模型、數據、工具鏈等優質創新要素,面向全社會提供模型訓推一體化服務和AI應用孵化服務,促進AI產業能級提升。打造智能體應用平臺。實施專項計劃,構建覆蓋智慧家庭、手機終端、通信辦公等多場景的智能體協同體系,推出中國移動AI智能助理“靈犀”,推動智能體服務應用加速普及。
楊杰指出,“AI+”不僅推動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也帶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共創AI+新時代,共贏數智新未來,需要產業各界的緊密協作和共同努力。面向產業鏈合作伙伴,楊杰提出四點倡議:共同推動“AI+”場景創新,在場景創意提出、場景設計開發、場景資源開放、場景應用示范上同向發力,以前瞻性構想和開拓性實踐為起點,運用新模式新方法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共同做大“AI+”價值效應,基于數據、模型、算法、算力等能力優勢,當好智能生態構建者、技術算法驅動者、場景應用匯聚者、基礎設施提供者,探索合作共贏的商業模式和價值變現路徑;共同培育“AI+”創新人才,依托協同創新平臺,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加快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打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勞動者隊伍;共同促進“AI+”向善發展,完善AI安全治理體系,推動AI技術普惠應用,促進AI與人類社會的和諧共生,更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楊杰表示,AI+深入發展孕育著廣闊的空間,中國移動愿與產業伙伴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共進,譜寫數智服務絢麗華章,開創AI+時代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