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宇興紙塑制品有限公司2025-03-25
離型膜的電暈處理是一種通過高壓放電對膜表面進行改性的工藝,主要目的是提升表面能,從而改善涂層(如硅油離型劑)的附著力和其他性能。以下是其具體作用和應用細節:
1. 作用
(1)提高表面能,增強涂層附著力
問題背景:離型膜基材(如PET、PE、PP等)表面通常惰性強、表面能低(≤30 dynes/cm),硅油或膠水難以均勻附著。
電暈效果:通過高壓放電在膜表面引入極性基團(如-OH、-COOH),使表面能提升至38~50 dynes/cm,明顯改善硅油涂布的潤濕性和結合力。
(2)消除表面污染
去除生產過程中殘留的油脂、灰塵或脫模劑,減少涂層缺陷(如魚眼、縮孔)。
(3)優化離型力的穩定性
表面能均勻化可避免離型力波動(如局部離型力偏高或偏低),確保后續模切或貼合工藝的一致性。
2. 對離型膜性能的具體影響
表面能
電暈前:低(30 dynes/cm以下)
電暈后:高(38~50 dynes/cm)
硅油附著力
電暈前:易脫落、涂布不均
電暈后:均勻牢固,減少轉移殘留
離型力穩定性
電暈前:波動大(±20%)
電暈后:可控(±5%以內)
后續加工性能
電暈前:膠帶/保護膜貼合性差
電暈后:貼合緊密,無翹邊、氣泡
3. 關鍵工藝參數
電壓:通常5~20 kV(根據基材厚度調整)。
處理時間:0.1~2秒(需平衡效果與基材損傷風險)。
電極距離:1~3 mm(過近易擊穿薄膜)。
氣體環境:空氣或氮氣(氮氣可減少氧化副產物)。
注意:過度電暈可能導致薄膜表面脆化或產生“過處理”(表面能反而下降)。
4. 應用場景
PET離型膜:電子模切(如手機屏幕保護膜)、光學膜。
PE/PP離型膜:膠帶底紙、醫用敷料包裝。
復合離型膜:多層材料貼合前的表面活化(如鋁箔+PET)。
5. 常見問題
Q:電暈處理后效果能維持多久?
A:通常1~3個月(需避光防潮儲存),存放過久需重新處理。
Q:哪些材料不適合電暈?
A:厚度<20μm的薄膜易擊穿;含增塑劑的PVC可能釋放有害氣體。
6.總結
電暈處理是離型膜生產中的關鍵預處理步驟,通過物理化學改性大幅提升表面性能,直接影響離型膜的涂布質量和使用可靠性。在電子、醫療等高精度領域,這一工藝對確保產品良率至關重要。
本回答由 廣州市宇興紙塑制品有限公司 提供
廣州市宇興紙塑制品有限公司
聯系人: 劉小姐
手 機: 13922526501
網 址: https://www.yuxingg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