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分為奧氏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以及鐵素體不銹鋼,適用于室外潮濕環境,具有很強耐腐蝕性能的304屬于奧氏體不銹鋼。奧氏體不銹鋼由于含碳量低,是不能通過熱處理來提高硬度的,如果表面要進行硬化處理,可以通過低溫離子滲氮處理(QPQ),304不銹鋼中的鉻和氮元素有較好的親和力,可以在氮化過程中生成彌散分布的氮化物起到硬化作用,成都工具研究所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處理后的維氏硬度可達1000HV,同時還能保持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QPQ表面處理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刀具的切削精度。齒輪QPQ替代氣體滲氮
選擇使用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處理后,材料硬度明顯提高,增強零件的耐磨性和抗變形能力。QPQ工藝形成的氮化物層增強了材料的耐腐蝕性,使工件表面更好地抵抗磨損,延長使用壽命。該工藝在處理過程中不會引起工件發生形變,確保了處理后工件尺寸的精確性和穩定性。此外,QPQ處理技術的效率極高,整個處理流程緊湊且高效,極大地縮短了生產周期。同時,該技術還省去了傳統工藝中必需的拋光步驟,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避免了拋光過程中可能引入的二次污染或損傷。這些優勢使得QPQ技術在許多行業中得到廣泛應用,包括鏈條行業、汽車制造和模具修復等領域。與其他傳統的表面處理方法相比,QPQ工藝展現出了諸多無可比擬的優勢。鋁合金QPQ化學穩定性成都工具研究所有限公司利用QPQ表面處理技術,使刀具具有更好的切削穩定性。
工研所的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是一種先進的表面處理工藝,用于提高金屬部件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將零件浸入氮化鹽浴中,然后進行淬火和拋光,以形成堅硬的耐腐蝕表面層。與傳統的表面處理方法相比,QPQ具有以下幾個優點:提高耐磨性——QPQ過程中形成的表面硬化層可明顯提高部件的耐磨性;增強耐腐蝕性——軟氮化層可提供出色的防腐蝕保護,延長經處理部件的使用壽命;提高疲勞強度——QPQ可提高部件的疲勞強度,使其在循環負載條件下更加耐用。
離子滲氮是傳統滲氮手段之一,在表面處理行業應用廣,離子滲氮后產品外觀呈灰色,雖然可以通過在滲氮過程中通入適量的氧氣來提高表面的氧含量來提高工件的耐蝕性,但是遠達不到工研所QPQ氧化形成的氧化膜抗蝕性效果。離子滲氮溫度更低,對于變形要求高、回火溫度低,而工研所QPQ氧化處理的外觀呈均勻一致的黑色,相較于離子滲氮外觀及耐腐性更有優勢,將兩種滲氮工藝相結合,既可以保證離子滲氮形成的物相結構不發生變化,又可以在表面形成新的氧化膜從而提高工件的耐蝕性,同時也可適用于更多的生產場景,應用在更多的領域。QPQ表面處理可以減少刀具的摩擦系數,提高切削效率。
工研所QPQ表面復合處理技術在汽車、摩托車、紡織機械、輕化工機械、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儀器儀表、機床、齒輪、工具、具等行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現代機器制造業的發展,對金屬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在環保方面的嚴格限制,很多老的污染環境的表面強化和防腐技術紛紛被淘汰。在這種形勢下,環保的低溫鹽浴復合處理技術——QPQ更符合當下的需求。當年,這種技術不僅原料無毒,并且做到了全工藝過程環保,因此獲得德國環保獎。同時這種新的表面強化改性技術比普通常規強化方法可以成數量級地提高金屬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蝕性。QPQ表面處理可以提高刀具的耐熱性能,使其適用于高溫切削加工。機械QPQ金屬鹽浴
QPQ表面處理是一種經濟高效的刀具表面改性方法。齒輪QPQ替代氣體滲氮
QPQ是英文“Quench-Polish-Quench”的首字母縮寫,釋義為“淬火-拋光-淬火”。拋光是產品進行精細化處理的一種手段,還有噴丸(拋丸)、噴砂、研磨。可根據產品的技術要求(如外光要求、粗糙度要求、鹽霧時間要求)選擇合適的精細化處理方式。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者電化學的方式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的表面,QPQ常見的拋光方式有振動拋光、桿式拋光、布倫拋光以及羊毛刷手動拋光等;噴丸主要通過去除工件表面的疏松層與氧化膜來提供工件的機械性能和防腐性能,經過工研所QPQ處理的42CrMo工件進行拋丸處理,發現工件表面氧化膜去除,化合物層完好,耐蝕性提高;噴砂的破壞力強于噴丸,在使用過程中通常使用80目以上的玻璃砂,噴砂工藝不僅應用于后處理上,對于某些不銹鋼產品,為確保產品外觀,在QPQ處理前也需要進行噴砂處理以消除表面殘余應力;研磨是通過研具與工件在一定壓力下的相對運動對工件表面進行精整加工,主要應用于表面粗糙度較高、精密零件采用的工藝,加工精度可達IT5~01,表面粗糙度可達Ra0.63~0.01μm,研磨方法一般可分為濕研、干研和半干研,目前使用較多的一般是銅棒研磨。齒輪QPQ替代氣體滲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