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只兩年的漠恒酒業,已交出亮眼成績單:2024年產能達1500噸,預計2025年產值突破4億元。這份成長的背后,是“釀糧食酒,做良心人”的價值觀在支撐。作為巴彥淖爾農高區的新興酒企,漠恒始終扎根本地:原料優先采購河套紅高粱,帶動周邊農戶增收;用工傾向本地居民,助力就業;將蓯蓉、山楂等地方特產融入產品線,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鏈延伸。這種“反哺家鄉”的理念,讓企業與這片土地緊密相連。經營上,“質量D一、服務D一、客戶第一”的理念貫穿始終:從釀酒到灌裝,每批酒都經多重檢測;針對不同客群開發產品,既有G端瓷瓶酒滿足收藏,也有親民的高粱白走進尋常百姓家。未來,漠恒計劃將“河套蘋果香”白酒推向全國,讓更多人通過一杯酒認識巴彥淖爾;同時深化國際合作,讓中國清香型白酒的風味,在世界舞臺綻放。正如創始人彌董所說:“我們釀的不僅是酒,是河套的陽光、水土,更是一份想讓家鄉被看見的執著。”這份初心,正指引著漠恒走向更遠的未來。漠恒酒業:釀的是酒,守的是永恒。漠恒致醇53度聚會
《漠恒的“酒德”——不欺客,不欺心》
在漠恒,有不成文的“酒德”:勾調時只用水和基酒,絕不添加香精;標注的度數與實際誤差不超過0.5度;哪怕是試飲酒,也要達到出廠標準。曾有經銷商建議“做一款便宜的勾兌酒走量”,被老板拒絕:“砸了‘漠恒’的牌子,賺再多錢也沒用。”這種“不欺客,不欺心”的堅守,讓“恒”字有了溫度——它不僅是品質的承諾,更是處世的準則。喝過的人成了推銷員,他們說:“這酒不會說謊,第二天頭不疼。”良心是很貴的廣告,也是較耐久的。 漠恒尊柔42度口碑恒存的酒香,是漠恒對時光的應答。
漠恒的3000口地缸里,藏著“老員工”——有200口是從甘肅收購的老缸,已使用超過50年。這些老缸的陶土孔隙更細密,能更好地吸附酒液中的雜質,釀出的酒格外綿柔。“恒”的用心,體現在對老缸的養護上:每次使用后必用清水沖洗,每年秋季還要用高粱酒擦拭內壁,防止干裂。新缸與老缸的搭配,正如傳統與現代的共生——“漠”的底蘊,需要時間來沉淀。
漠恒的清香型白酒,與手把肉是天生一對——酒的清冽能解羊肉的油膩,肉的醇厚又讓酒香更綿長;肉蓯蓉酒則適合搭配沙漠蜜瓜,滋補的酒液與甜爽的瓜肉形成奇妙平衡。當地宴席上,“無漠恒不成席”已成共識。正如美食家所說:“好的酒,能讓食物的味道更鮮活,這是‘漠’的饋贈,也是‘恒’的品質帶來的味覺默契。”河套人待客,先上肉,再開酒,主人一句“嘗嘗咱漠恒”,客人便懂了這片土地的慷慨。美食與酒,像草原上的雙生花,各表一枝,卻共唱一曲長調。
“漠”是天地的遼闊,“恒”是時光的堅守。當這兩個字相遇,便成了內蒙古漠恒酒業的精神圖騰。生于河套平原的漠恒,骨子里浸透著大漠的雄渾與草原的坦蕩。“漠”不僅指向巴彥淖爾的戈壁風情,更暗合釀酒所需的獨特氣候——干燥的空氣、晝夜溫差,為微生物發酵提供了天然溫床。而“恒”字,藏在3000口地缸的靜默里,藏在42天發酵的耐心等待中,更藏在“釀糧食酒,做良心人”的誓言里。從汾酒古法到現代工藝,漠恒以“恒”守“漠”之饋贈,讓每一滴酒都成為地域與時光的對話。
大漠深處有佳釀,恒久品質是漠恒。
雷振河大師常說:“釀酒如書法,一筆一劃都不能茍且。”這與“恒”的精神不謀而合:發酵如起筆,需穩;蒸餾如行筆,需勻;勾調如收筆,需準。漠恒的酒,正如河套漢子的書法,既有大漠的粗獷,又有匠心的細膩。這種對“度”的把握,是“漠”的性格與“恒”的堅守共同造就——不張揚,卻自有力量。 墨香混著酒香,匠人精神就這樣被一代代“寫”進心里。在漠恒,90后技術員王磊的電腦里,存著3000口地缸的發酵數據模型——他用大數據分析優化傳統工藝,讓發酵效率提升10%,品質卻更穩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學設計的小李將河套巖畫元素融入新包裝,學電商的小張讓漠恒酒走進直播間。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技術,更是“恒”的新表達——尊重傳統,但不墨守成規;扎根“漠”土,卻有放眼世界的視野。 年輕不是顛覆,而是接力。老匠人欣慰:“規矩沒丟,只是換了口音。”漠恒酒業:風沙煉真味,恒久見匠心。漠恒清香型緣柔42度
品漠恒,讀懂風沙里的堅守。漠恒致醇53度聚會
巴彥淖爾,這座位于內蒙古的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孕育了漠恒酒業這一白酒傳奇。北緯41°黃金種植帶賦予了這片土地豐富的物產,河套平原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讓這里產出的紅高粱成為釀酒的原料。漠恒酒業扎根于此,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打造出具有獨特風味的白酒。巴彥淖爾的氣候條件對漠恒白酒的釀造影響深遠。這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高粱等農作物積累糖分和營養物質,為白酒帶來醇厚的口感。而在釀造過程中,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也為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環境,使得酒醅發酵更加充分,形成了獨特的風味物質。水源是白酒釀造的靈魂,漠恒酒業選用的磴口阿貴廟天然富硒礦泉水,水質純凈,富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用這樣的水釀酒,不僅能促進發酵過程的順利進行,還能為酒液增添獨特的口感和健康價值。在釀造工藝上,漠恒酒業傳承傳統又結合地域特色進行創新。傳統的地缸發酵工藝在這里得到延續,保證了酒質的純凈。同時,針對巴彥淖爾地區的氣候特點,優化發酵周期和參數,使得酒體形成了獨特的“河套蘋果香”。漠恒致醇53度聚會
在漠恒酒業的生產車間,“糧不落地,糟不落地”是鐵律。這套全國Ling先的全自動設備,看似是對傳統的顛覆,實則是“恒”的另一種表達——用科技確保工藝標準的恒定。從原料粉碎到蒸餾出酒,全程機械化傳輸,避免了人為污染;兩條全自動洗灌包生產線,讓每瓶酒的灌裝精度誤差不超過0.5毫升。“漠”的粗獷與“恒”的精細在此碰撞:傳統工藝的靈魂,需要現代科技的守護。就像河套平原的風總在固定時節掠過麥田,現代科技守護著古法的靈魂,讓每滴酒既帶著大漠的蒼勁,又透著毫厘不差的嚴謹。漠之廣袤,恒之醇厚,盡在漠恒酒。漠恒喜柔42度多少錢一瓶 “恒”的愿景,藏在樸素的堅持里。當同行追求G端化時,漠恒始終保留著一款親民價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