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食氫菌(Hydrogenophagaatypica)是一種屬于Hydrogenophaga屬的微生物。這種細菌在化能自養微生物中生長速度較快,能夠利用氫氣作為電子供體,并且可以利用氧氣、硝酸鹽、硫酸鹽、二氧化碳等作為電子受體。非典型食氫菌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溫室氣體的固定和水污染中酸根離子的去除。在篩選非典型食氫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培養基中不加入有機碳源,通入二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合氣體,根據需要通入氧氣,加入硝酸鹽、硫酸鹽等;培養菌種選擇土壤浸出液;使用氣象色譜對初篩菌種進行復篩。非典型食氫菌的培養方法可能包括確定比較好通氣比例、根據不同電子受體配制培養基、使用外部供氫法和內部供氫法(電解法)等。此外,帕氏食氫菌(Hydrogenophagapalleronii)也是一種Hydrogenophaga屬的微生物,原產地為中國,主要用途為分類、研究和教學。在實驗內容和使用范圍方面,非典型食氫菌可能涉及到合成培養基、天然培養基和半合成培養基的使用,以及不同的滅菌和培養方法。保藏條件通常要求在2-8°C或-20°C以下保存,以保持菌種的活性。在操作非典型食氫菌時,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污染,并根據菌種狀況及時轉接,以維持菌種的穩定性和活性。在擔孢子成熟飛散前,摘除病物燒毀或土埋,可獲得72%以上的防治效果。纖細雙歧桿菌
慢生新鞘氨醇菌(Novosphingobiumsp.)是鞘氨醇單胞菌屬(Sphingomonas)中的一種,具有以下特點:1.**革蘭氏陰性菌**:慢生新鞘氨醇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無孢子,以單側生極性鞭毛運動,多呈黃色。2.**專性需氧**:這種細菌是專性需氧的,能產生過氧化氫酶,并且能夠將戊糖、己糖及二糖轉變成酸。3.**環境污染物降解**:慢生新鞘氨醇菌在環境污染物的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對多環芳烴(PAHs)等大分子的降解。4.**抗逆性**:它們可以在高度貧氧和惡劣條件下生長,表明它們具有較強的抗逆性。5.**次級代謝產物**:慢生新鞘氨醇菌能產生威蘭膠等次級代謝產物,這些產物在食品、醫藥、石油開采等領域有廣泛應用。6.**基因組和蛋白質組研究**:通過整合基因組和蛋白質組方法分析,慢生新鞘氨醇菌對環境污染物如17β-雌二醇(E2)的適應性反應和代謝策略得到了研究。7.**生物修復中的應用**:慢生新鞘氨醇菌在生物修復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包括在降解環境污染物、抗氧化衰老、與植物互作等領域。8.**群體感應調控系統**:研究了慢生新鞘氨醇菌US6-1在降解多環芳烴過程中的群體感應(QuorumSensing,QS)系統,以及其在細胞間的信息交流系統中的功能。沉積物類諾卡氏菌海膽棕色小單孢菌)是一種屬于Micromonospora屬的微生物,主要用途為分類學研究,具體用途為模式菌株 。
木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是一種革蘭氏染色陽性、細胞呈梭狀、能產生木酮和丁醇等溶劑的厭氧芽孢桿菌,具有以下特點:1.**嚴格的厭氧性**:木酮丁醇梭菌是專性厭氧菌,不含SOD酶和過氧化物酶,能夠在缺氧的環境中生長。2.**細胞形態**:細胞大小為0.6~0.9μm×2.4~4.7μm,常含有細菌淀粉粒,以周生鞭毛運動。芽孢卵圓形,次端生。3.**菌落特征**:在固體培養基上,木酮丁醇梭菌的菌落呈圓形、凸起,直徑約3~5mm,邊緣不規則,顏色灰白,半透明,表面有光澤。4.**代謝能力**:木酮丁醇梭菌能夠分解蛋白質和糖類,以生物素和對氨基苯甲酸作為生長因子。在玉米粉培養液中生長旺盛,可產生大量的木酮、丁醇和乙醇(比例約為3:6:1,W/W)等溶劑,因此是重要的工業發酵菌種。5.**分布**:這種細菌分布于土壤和谷物等種子表面。6.**工業應用**:木酮丁醇梭菌在工業上具有重要應用,尤其是在生產溶劑如木酮、丁醇和乙醇方面。它在對數生長期的主要產物是乙酸和丁酸(產酸期),而在穩定生長期的主要產物是丁醇、木酮和乙醇(產有機溶劑期),因此被認為是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的微生物。
游海假交替單胞菌(Pseudoalteromonasmarina)是一種分布于海洋環境中的革蘭氏陰性細菌,存在于海底沉積物中,能分泌大量的胞外產物形成海洋微生物被膜,從而誘導海洋無脊椎動物的附著。以下是游海假交替單胞菌的一些特點:1.**環境適應性**:游海假交替單胞菌適應于海洋環境,能在海水中生存和繁殖。它們可能具有特殊的機制來適應海洋中的高鹽環境,例如通過合成相容性溶質如ectoine來調節細胞膜內外的滲透壓平衡。2.**生物被膜形成**:游海假交替單胞菌能分泌胞外多糖等物質,形成生物被膜。這些被膜不僅為細菌自身提供保護,還可能影響海洋無脊椎動物如刺胞動物、苔蘚蟲、環節動物、軟體動物和棘皮動物幼蟲的附著。3.**鞭毛蛋白基因**:游海假交替單胞菌的鞭毛蛋白基因如fliC對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厚殼貽貝幼蟲附著具有影響。基因敲除實驗表明,缺失fliC基因的突變菌株在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上有所增強,但對厚殼貽貝幼蟲附著的誘導活性下降。4.**生態競爭**:游海假交替單胞菌與弧菌等其他微生物存在生態競爭關系。它們可以通過分泌活性化合物直接殺死弧菌或抑制群體感應等方式對抗弧菌,被認為是潛在的珊瑚益生菌。糞腸球菌在有氧呼吸代謝時能夠產酸和消耗腸道中的氧氣,形成酸性的厭氧條件,從而在抑制致病菌的生長。
藍細菌(Cyanobacteria)是一類能進行放氧型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被認為是地球上古老的細菌類群之一。它們在約30億年前出現,對地球含氧環境的生成和生物圈的發展維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藍細菌能夠放氧、固碳和固氮,成為地球生態系統中氮、碳、氧三大重要元素的提供者,在地球生物化學循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藍細菌的細胞構造與革蘭氏陰性細菌相似,細胞壁有內外兩層,外層為脂多糖層,內層為肽聚層。許多種能不斷地向細胞壁外分泌膠粘物質,形成粘質糖被或鞘。細胞膜單層,光合作用的部位稱為光合片層,其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膽素。藍細菌的細胞內含有糖原、聚磷酸鹽、以及藍細菌肽等貯藏物以及能固定的羧酶體。在化學組成上,藍細菌含有兩個或多個雙鍵組成的不飽和脂肪酸,而細菌通常只含有飽和脂肪酸和一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藍細菌的細胞有幾種特化形式,如異形胞、靜息孢子、鏈絲段和內孢子,這些特化形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固氮、休眠和繁殖等。糞腸球菌是單個、成雙或短鏈排列的卵圓形球菌,無芽孢、無莢膜。蘇氏血桿菌
玫瑰鏈孢囊菌的次級代謝過程受到DNA甲基化等表觀遺傳修飾的調控,這為調節抗生物質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 。纖細雙歧桿菌
銅綠假單胞菌ATCC9027是一種非致病性的銅綠假單胞菌標準菌株,它具有以下特點:1.**非致病性**:ATCC9027是一種非毒力菌株,適用于鼠李糖脂的生產。2.**基因組特征**:該菌株屬于PA7進化枝的一部分,與PA7菌株不同,它對抗生物質敏感,在小鼠模型中完全無毒。3.**抗生物質敏感性**:與一些銅綠假單胞菌的多重耐藥性不同,ATCC9027對多種抗生物質敏感,這使得它在實驗室研究和工業應用中更為安全和可控。4.**生產鼠李糖脂的能力**:該菌株能夠產生鼠李糖脂,這是一種具有高生物技術潛力的生物表面活性劑。研究表明,當ATCC9027攜帶有來自PAO1型菌株的rhlAB-R操縱子時,它能夠產生與PAO1菌株相似的鼠李糖脂水平。5.**工業應用潛力**:由于其非致病性和對抗生物質的敏感性,ATCC9027被認為是一個有潛力的工業鼠李糖脂生產菌株。6.**培養條件**:該菌株在37℃和有氧條件下生長,常用的培養基包括MH培養基、TSB培養基、營養肉湯和營養瓊脂。7.**生物安全等級**:ATCC9027的生物安全等級為2,意味著它在實驗室中的處理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但相對于更高等級的病原體,其風險較低。纖細雙歧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