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Pachlewski固體培養基,常用的微生物培養基有多種,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列舉如下:1.**按成分分類**:-**天然培養基**:含有化學成分不完全明了的天然物質,如蛋白胨、牛肉膏等。-**合成培養基**:由已知化學成分的化學藥品配制而成,適用于科學研究。2.**按形態分類**:-**液體培養基**:不加任何凝固劑,適用于微生物的生理、代謝研究。-**半固體培養基**:加入少量凝固劑,用于觀察細菌的運動等。-**固體培養基**:加入足量的凝固劑,常用于微生物的分離、純化。3.**按用途分類**:-**基礎培養基**:提供微生物生長繁殖所需的基本營養物質,如蛋白胨水、肉湯培養基。-**營養培養基**:在基礎培養基中添加特殊營養物質,如葡萄糖、血液等。-**增菌培養基**:為液體培養基,用于細菌的增菌培養。-**選擇性培養基**:含有抑菌劑,有利于特定微生物的增殖或分離。-**鑒別培養基**:加入試劑或化學藥品,通過培養后的變化區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胡蘿卜浸出液葡萄瓊脂糖培養基的制備過程相對簡單,且操作方便,適合于教學和科研中的常規使用。APM培養基
TCBS瓊脂培養皿是一種選擇性差異培養基,專門設計用于分離和鑒定腸道致病性弧菌,尤其是霍亂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這種培養基的名稱來源于其主要成分:硫代硫酸鈉(Thiosulfate)、檸檬酸鈉(Citrate)、膽汁鹽(Bile Salts)和蔗糖(Sucrose),這些成分共同作用以實現對目標菌種的選擇性生長和鑒別。成分與原理TCBS瓊脂培養皿的主要成分包括:酵母粉和蛋白胨:提供氮源、碳源、維生素和生長因子,支持細菌生長。氯化鈉:提供弧菌嗜鹽生長的比較好的環境,同時形成的高滲透壓抑制其他細菌生長。蔗糖:作為可發酵的碳源,用于檢測細菌的代謝活動。膽酸鈉、牛膽粉、硫代硫酸鈉:與高pH值一起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和大腸菌群的生長。檸檬酸鐵:與硫代硫酸鈉反應,作為檢測硫化氫產生的指示劑。溴麝香草酚蘭和麝香草酚蘭:作為pH指示劑,能夠根據細菌代謝產物改變顏色。瓊脂:作為凝固劑,使培養基凝固成固體狀態。二硫蘇糖醇溶液(DTT)BCYE瓊脂培養皿具有選擇性,主要用于軍團菌的選擇性分離培養,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標準 。
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通過其配方中的成分為菌種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以下是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為菌種提供物質的幾種方式:提供基礎營養物質:培養基中包含的瓊脂作為固體支持介質,同時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碳源。氨基酸:培養基中添加了必需的氨基酸,這些氨基酸是細菌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培養基中包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它們是細胞代謝和酶活性所必需的輔助因子。碳源:培養基可能含有葡萄糖或其他形式的糖作為碳源,供細菌進行能量代謝和生物合成。氮源:氮源是細菌合成蛋白質和其他含氮化合物所必需的,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中可能含有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或其他氮源。生長因子:某些細菌可能需要特定的生長因子,這些因子可以是核苷酸、輔酶等。pH調節:培養基的pH值對細菌的生長至關重要,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的pH值通常被調節到適合特定菌種生長的范圍。
乳糖亞硫酸鹽培養基(LactoseSulfiteMedium,簡稱LS)是一種用于產氣莢膜梭菌確認試驗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用途**:-主要用于產氣莢膜梭菌的確認試驗,通過檢測其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能力。2.**成分組成**:-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胰酪胨、酵母膏、氯化鈉、乳糖和L-半胱氨酸鹽酸鹽。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胰酪胨15.0g、酵母膏2.5g、氯化鈉2.5g、乳糖10.0g、L-半胱氨酸鹽酸鹽0.3g,pH值控制在7.1±0.2(25℃)。3.**添加劑**:-每瓶培養基需配套添加焦亞硫酸鈉溶液和檸檬酸鐵銨溶液,每8mL乳糖亞硫酸鹽培養基(LS)需要1支焦亞硫酸鈉和1支檸檬酸鐵銨溶液。這些添加劑用于檢測硫化氫的產生,使菌落呈黑色。4.**配制方法**:-稱取30.3g培養基粉末,加熱溶解于1000mL蒸餾水中,分裝至含有倒置小導管的試管中,每管8mL,121℃高壓滅菌15分鐘,冷卻,臨用前,每管添加0.5mL過濾除菌的焦亞硫酸鈉溶液和0.5mL檸檬酸鐵銨溶液。5.**培養條件**:-將培養基放置于36℃±1℃的厭氧環境中培養18-24小時。6.**結果觀察**:-接種質控菌株如產氣莢膜梭菌(ATCC13124),觀察其生長情況和特征。產氣莢膜梭菌在該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變黑,表明其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能力。TSAM培養皿的pH值通常控制在7.3 ± 0.2(25℃),以適應細菌的生理需求。用于HGMF膜法培養大腸菌群。
薩氏液體培養基SDY(SabouraudDextroseMediumwithYeastExtract)在實驗室中的滅菌方法應該遵循以下步驟:1.**稱量培養基**:首先,根據需要的體積,稱量適量的薩氏液體培養基SDY干粉,通常為60克干粉培養基用于制備1升培養基。2.**溶解**:將稱量好的干粉加入到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加熱并攪拌直至完全溶解。注意,薩氏液體培養基SDY的配方中通常包含蛋白胨10.0g、酵母提取物10.0g、葡萄糖40.0g,pH值控制在6.0±0.2(25℃)。3.**調整pH值**:在使用前,根據需要調整培養基的pH值至7.0,以適應的生長條件。4.**分裝**:將溶解并調整好pH值的培養基分裝到適合的容器中,準備進行滅菌。5.**滅菌**:有兩種推薦的滅菌方法,一種是在121℃下高溫滅菌15分鐘,另一種是在115℃下滅菌20至30分鐘。6.**注意事項**:-滅菌過程中應注意無菌操作,避免微生物污染。-滅菌后應讓培養基冷卻至室溫,并儲存在適當的條件下。-使用時應注意個人防護,穿好實驗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粉塵引起的不適。通過遵循這些步驟,可以確保薩氏液體培養基SDY在實驗室中得到正確的滅菌處理,為培養提供適宜的環境。改良番茄汁瓊脂培養基的pH值控制在6.8±0.2,這為乳酸菌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酸堿環境 。動力硝酸鹽培養基(B法)基礎
SDA中添加的物質(如氯霉素或慶大霉素)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而使得菌種在培養過程中成為優勢菌群。APM培養基
改良脯氨酸培養基是一種用于微生物學研究的合成培養基,其特點如下:1.**選擇性**:改良脯氨酸培養基通常使用脯氨酸作為氮源,這有助于篩選和培養能夠利用脯氨酸生長的特定微生物。2.**營養成分**:除了脯氨酸外,該培養基還包含其他必要的營養成分,如葡萄糖、無機鹽和維生素等,以支持微生物的生長。3.**pH調節**:在配制過程中,需要調節培養基的pH值至特定范圍,以適應目標微生物的生長需求。4.**應用范圍**:改良脯氨酸培養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篩選、分離和鑒定,尤其是在研究需要特定氮源的微生物時。5.**配制方法**:配制改良脯氨酸培養基時,需要準確稱量各種成分,按照特定的步驟溶解、調節pH值,并進行滅菌處理。6.**實驗方法**:培養基在使用前需要經過適當的處理,如加熱融化、調節pH值和滅菌,然后在適宜的溫度下培養特定的時間。7.**保存條件**:培養基應按照推薦的保存條件進行儲存,以保持其穩定性和有效性。8.**注意事項**:在使用改良脯氨酸培養基時,應注意避免攝入、吸入或皮膚接觸,并遵循良好的實驗室規范。APM培養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