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郵政報 發布時間:2018-8-28 8:54
近期,美國對進口光伏產品和大型洗衣機采取全球保障措施,引起歐盟、韓國、墨西哥等多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批評;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開展國家安全調查,征收高額進口關稅,并對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韓國以及歐盟國家等實施暫時豁免,引發俄羅斯和印度等國擔憂,已經或擬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訴訟;美國還依據對華知識產權“301調查”結果,對中國約5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隨著美國政府持續推進“美國優先”執政理念,頻頻出臺貿易限制措施,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級。
全球貿易發展前景取決于全球經濟增長狀況以及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貿易政策。美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級,進而波及商業信心和投資決策,緊縮貨幣政策引發的匯市和股市動蕩也可能干擾全球貿易活動。
對于全球火熱的跨境電商及國際物流而言,貿易摩擦所引發的負面效應將會阻礙零售全球化前進的腳步,而且對于中國郵政來說,部分的國際寄遞業務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在全球貿易摩擦下,未來將如何發展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面對越發復雜的世界貿易形勢,中國郵政有著國際物流的優勢基因,應該把握時機走出全新發展之路。
聯合國際行業伙伴+拓展多重運輸方式降低運營成本及風險
不論是貿易保護措施,抑或是征收高額關稅,歸根結底都是增加各國貿易商品成本。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市場,已經成為各國對外貿易繞不過去的目標,就中國對外貿易或跨境電商而言,絕不會因為美國接二連三的自我保護措施而放棄該市場。此外,在全球經濟發展過程中,各國經濟實力的此消彼長、不均衡態勢出現,其他國家再度出現自我貿易保護行為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國商品保持“價格優勢”前提下,跨境電商的當務之急就是各個環節要降低成本,這就意味著上游電商產業倒逼快遞物流行業降低成本。目前,跨境物流市場的現狀是手續多、費種雜、費用高,面對來自上游的壓力傳遞,針對不同國際地區開展多種國際物流方式,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服務種類,也不乏為降低成本的一種有效途徑。
從近一年內順豐、圓通、京東物流等快遞物流企業不斷利用中歐班列拓展歐洲市場的成功經驗來看,鐵路運輸是跨境電商倒逼國際快遞物流企業謀求“降本”和“保利”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