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24-8-15 9:41
記者 寇佳麗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3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71天,凸顯出我國快遞市場的繁榮活躍和發展質效的不斷提升,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據國家郵政局披露,今年以來,我國郵政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既有量的增長,更有質的提升,月均業務量超130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解筱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快遞業不斷開辟進廠快遞、逆向物流等新領域,積極采用無人機、機器人等高效物流設備和技術,以及快遞企業不斷優化服務質量,致力于提升物流效率等,都為快遞業務量屢次取得新突破貢獻良多。”
快遞業的一份份優異“成績單”,為促進產業要素流動、服務線上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與此同時,線上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是促成今年快遞業務量亮眼表現的關鍵因素之一。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在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等一系列政策利好下,消費需求進一步被激發,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網購,尤其是節假日、促銷季等,網購需求更是激增,帶動快遞業務量顯著提升。
另外,從快遞發展指數看,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經測算,2024年7月份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93.9,同比提升11.8%。
“今后,政策支持與引導、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消費市場潛力釋放、技術創新驅動等因素,會繼續助力我國快遞業高質量發展。”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逐步完善,“快遞進村”工程全面提速,快遞業在農村地區亦大有可為,快遞業務量將在現有基礎上迎來更好增長趨勢。
談及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趙小敏分析稱,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是今后較長時間內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其中,無人機、無人車在快遞業應用領域的拓展,正為行業發展帶來不同以往的活力。此外,快遞企業仍需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末端服務能力,推動農村寄遞服務更加快速準確,為農村地區配送成本的降低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