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4-7-1 9:50
為期三天的2024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下稱“2024MWC上海展”)日前落下帷幕,來自全球124個國家及地區的近4萬名與會者,一起感受5G、人工智能(AI)、數智制造等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也共同見證了中國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5G持續演進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在2024MWC上海展上介紹,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83.7萬個,占全球5G基站總量的60%,5G用戶數占全國移動通信用戶數的50%以上。
截至目前,我國5G應用案例數累計超過9.4萬個,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已實現規模應用。“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超過1.3萬個,一批5G工廠建成,這為全球制造業可持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大中華區總裁斯寒分析,中國5G生態的發展得益于中國龐大的數字消費群體、大規模工業領域和巨大的經濟體量。同時,中國不僅著力于基礎設施部署、行業應用和融合發展,還注重創新、開放共享,這樣的發展理念給各國推動數字經濟建設提供了經驗。
GSMA預測,到2024年底,中國5G連接數將達到10億;到2030年,中國5G連接數將增至16億,這相當于全球總連接數的近三分之一。
隨著數字經濟發展,5G技術的演進成為必然。“升級版”的5G-A,在網絡速度、時延、連接數等方面能力顯著提升,并引入通感一體、無源物聯、內生智能等技術,從而更好地匹配人聯、物聯、車聯、高端制造、感知等更為復雜的應用場景。2024年被認為是5G-A商用發展的關鍵之年,首個面向5G-A的技術標準近日也在上海宣布凍結。
在2024MWC上海展上,國內三大運營商披露了5G-A相關建設計劃。中國電信將穩步推動5G網絡升級,加強5G-A戰略布局和6G研發力度,并將全面推進“5G+云+AI+應用”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中國移動將一體推進5G和6G演進,推動5G-A、三維空間導航等技術在文旅、物流、應急等低空經濟領域應用。中國聯通將開展5G-A和天地一體技術創新,推動從網元、部件到拓撲、系統的智能化升級,打造更加敏捷、高效、智能的泛在智聯網絡。
2024MWC上海展也展示了許多地區及運營商探索5G-A應用的最新成果。上海電信及合作企業采用“3.5GHz+2.1GHz三載波聚合技術”,在徐匯區衡山路、華山路及肇嘉浜路等人流密集區域部署站點,顯著提升網絡上行能力,滿足用戶在上海都市旅游中心圈徐家匯的高清直播等方面的需求,用戶體驗明顯提升。
上海聯通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探索5G輕量化技術承載用電負荷管理,在滿足業務低時延、高可靠性通信需求的前提下,5G輕量化通信終端功耗與替換升級前相比降低了50%,用電負荷數據采集成功率達100%,響應時間級別由分鐘級提升為毫秒級,助力全面提升負荷精細化管理水平。
5G與AI更強賦能產業
“人工智能”是2024MWC上海展的高頻熱詞:無論是AI作畫、照片智能生成、機械臂咖啡師,還是自動駕駛汽車、AI大模型、數智制造,2024MWC上海展上,參展商全力展示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果,眾多嘉賓演講圍繞人工智能展開。
中國聯通展區所展示的聯通元景“1+1+M”大模型體系是中國聯通面向賦能實體經濟業務需要自主研發的大模型系列產品,擁有模型庫、工具箱、原生應用商店三大板塊,目前已服務于政務、城市治理、文創等領域。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文博熱”的興起,中國聯通與中國外文局聯合打造了元景文創大模型,文物“活化”以智能“通”古今,吸引了現場眾多觀眾駐足。
中國聯通董事長陳忠岳介紹,中國聯通加快推動“AI for 5G”,開展5G-A和天地一體技術創新;加強“5G for AI”技術攻關,面向萬物智聯,迭代“5G+物聯網”技術,實現全場景數據感知智能、連接控制智能、分析決策智能;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升級“5G+車路云”能力,率先應用到旅游、港口、物流等場景;面向低空智聯,探索“5G+無人機”應用,實現百公里范圍、300米以下空域的網絡全覆蓋。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也表示,集團將全面推進“AI+”行動計劃。一是推進“AI+原生應用”,推出醫療、教育、娛樂等方向的AI智能體,打造有智慧、有溫度、有特色的信息服務;二是推進“AI+新興技術”,加速算力網絡、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演進升級,不斷激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潛能;三是推進“AI+未來產業”,共同推動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交叉滲透,加速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等新業態成熟。
中國電信則宣布將推動5G網絡與AI融合,智能化調配資源提升網絡體驗,不斷優化網絡大模型,加大AI節能技術應用,提升網絡效能。在應用融合創新和推廣的過程中,持續推動AI技術與各行業生產流程緊密結合,打造一系列行業大模型,推出一系列AI+終端,有效提升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體驗。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分析,一方面,AI將重塑網絡架構和運營模式,加快推動云網融合、智能敏捷,有效提升5G網絡性能,改善網絡效率、能耗、客戶體驗;另一方面,AI的發展,特別是行業大模型的廣泛應用,將極大拓展5G應用場景,推動行業應用的爆發式增長,更好地滿足和引領客戶的智能化轉型需求。
華為常務董事、ICT基礎設施業務管理委員會主任汪濤認為,在移動AI時代,堅實的網絡基礎為創新應用和創新商業模式提供了沃土。全行業需要提升全場景聯接價值,升級商業模式,創造商業新價值。
2024MWC上海展上,GSMA與GTI共同簽署GSMA Foundry與GTI 5G-A×AI融通發展項目的新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關注構建開放實驗室、解決產業共性問題、挖掘創新應用案例以及設立聯合獎項等方面的工作。
GSMA會長葛瑞德指出,人工智能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預計其規模在15萬億美元,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處于領先地位,正在并且將持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低空經濟蓄勢起飛
低空經濟涵蓋了空中通勤、物流、旅游、城市管理、應急救援等多個領域及應用場景,從2024MWC上海展可以觀察到,低空經濟正成為數字經濟新的增長點之一。
中國移動展區展示的空天地一體5G網聯無人機,通過大規模、多站點、連續覆蓋的5G蜂窩網絡替代無人機傳統自建控制鏈路(C2鏈路),實現超視距遠程控制與海量信息回傳。該無人機還擁有5G-A通感一體化探測功能,專為低空監管場景而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監管智能化平臺,具備低空航空器軌跡顯示、高精度航跡對比、區域告警等多項前沿技術能力。
中國移動還在2024MWC上海展舉辦期間發布低空智聯網“1115”技術創新成果,包括業界首個低空智聯網技術白皮書、業界首個5G-A通感一體中試平臺、業界領先的“中移凌云”無人機管控平臺以及五大類技術試驗低空航線。
在低空管控領域,針對傳統無人機飛控距離短、傳輸質量差、空域管理及數據安全等問題,中國聯通構建“端網業智安”的低空智能網聯體系,打造智慧用管服一體化平臺。現場展示的5G網聯終端,可適配接入多廠家無人機,低空專網為無人機飛行提供穩定的信號傳輸,云端部署的無人機監管和應用服務平臺,加上安全防護體系,全力保障低空飛行信息和數據的安全,超大的AI算力能讓無人機作業變得更加智能高效。
華為和中興等廠商也紛紛在展臺展示5G-A通感一體、空天地一體等技術在低空經濟方面的最新進展。賽迪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2026年我國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第一個萬億元大關。
此間專家呼吁,產業鏈各方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5G-A通感一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低空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