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3-1-26 10:7
微軟18日宣布,計劃裁員1萬人,加入近期愈演愈烈的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潮。業內分析指出,自身業務瓶頸和外部環境惡化還將迫使這些公司繼續進行業務調整。
主要追蹤美國科技公司裁員情況的網站Layoffs.fyi的數據顯示,在此次微軟公布裁員人數之前,2023年年初全球科技行業已有超過2.5萬名員工被裁減。按照這一勢頭發展下去,2023年全球科技公司的裁員人數可能超過2022年。今年的前幾周,共有101家科技公司宣布裁員計劃,涉及25436人。2022年,有1024家科技公司總計裁員154336人。
微軟首席執行官(CEO)納德拉18日在給員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裁員預計將影響微軟員工總數的約5%。同時,公司希望“調整成本結構”。在宣布裁員計劃之前,納德拉在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表示,科技業必須為更艱難的時期做好準備。
亞馬遜1月4日宣布將裁員逾1.8萬人,超過此前公布的裁員方案,這是美國科技行業近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行動,“亞馬遜生鮮”“亞馬遜無人超市”等零售和人力資源板塊受裁員影響最大。在1月4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中,云端軟件服務商Salesforce宣布將裁員10%,即大約7900人。上周,美國最大上市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宣布,將進一步裁員950人,以削減成本。
早在2022年年初,許多美國科技公司就采取措施來控制成本。但事實證明,這些科技巨頭認為,需要采取更大幅度的措施來削減開支。業績不佳和前景嚴峻是大型科技企業裁員的主要原因。17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推特年營業收入下降約40%。Salesforce聯合CEO馬克·貝尼奧夫在發給員工的消息中稱,“環境依然嚴峻,顧客在做出購買決定時變得更為慎重”。去年10月,微軟交出了一份5年來最疲軟的季度成績單,財季內凈利潤同比下降14%,并警告其云計算業務增長將放緩。
科技公司前期盲目的人員擴張為當下的劇烈調整埋下伏筆。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后,美國科技企業基本上一直在擴大業務。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后,居家消費等促使網絡需求猛增,許多科技公司當時預計疫情之后網絡化仍會進一步發展,因而增加了投資。
另外,外部宏觀經濟環境挑戰加劇也不利于科技企業。《日本經濟新聞》文章指出,去年以來,全球央行不斷調整利率政策,隨著利率迅速上漲,經濟減速感也越來越強。微軟股價在過去12個月里累計下跌約20%,與科技股比較集中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走勢基本一致。臉書母公司Meta股價過去一年下跌近60%,字母表下跌約30%。亞馬遜已下跌約40%。
監管壓力升級也愈發限制科技企業業務“野蠻生長”。歐洲等地對美國大型科技企業擁有高份額的全球網絡廣告和社交網站上的數據壟斷加強監管。如果違反法規將被征收巨額罰款。為應對相關規定,網絡廣告的精準度下降,廣告單價也下降,因此科技公司無法獲得以前那樣的高收益。□記者 閆磊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