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時間:2022-4-28 9:33
一艘艘巨輪紛至沓來,一個個集裝箱裝卸繁忙,一輛輛拖車往來頻密,從白天到深夜,廣州南沙貨物24小時不間斷流動。自2015年南沙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廣州海關深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南沙國家級新區、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區位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灣區一港通”改革,大力支持多式聯運業務發展,打造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實現貨物通關全鏈條信息化作業;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企業運用海運貨輪、小型船舶、鐵路等多種運輸路徑將貨物集聚南沙;推動形成以廣州南沙為中心,輻射整個泛珠三角地區的“海陸空鐵”立體貿易物流樞紐,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建立貿易往來關系。
七年來,在加快推進南沙大灣區綜合物流樞紐建設的同時,廣州海關不斷推動改革創新系統集成,累計推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監管新模式”等53項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舉措。其中36項在廣東省內復制推廣,“智慧海關助力南沙通關大提速”入選廣東自貿試驗區最佳案例,“創新文化保稅業務”入選廣東自貿試驗區第五批制度創新案例。
據統計,2021年廣州南沙港集裝箱吞吐量達1768萬標箱,較2015年增長51%;較2015年增開外貿航線71條、達138條,增長106%。南沙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600.3億元,自2013年以來連續九年正增長、較2015年增長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