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強勁崛起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5-3-17 10:29
伴隨“一帶一路”的國家物流戰略以及防城港市建設邊海經濟帶的強勁“舞動”,防城港市打造的輻射西南、中南地區和東盟的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正強勁崛起。
規劃為龍頭
市物流辦主任朱清華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防城港市現代物流規劃體系完成全面升級,先后編制《防城港市公車物流園區物流專項規劃》、《防城港市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發展規劃》。全市冷鏈物流、工業生產性物流、商貿物流、港口交通物流、邊境跨境物流體系的規劃發展思路逐步清晰。
目前,防城港市正奮力推進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中外運東灣倉儲物流基地、防城港鐵路物流中心、北部灣商品交易中心、恒慧冷鏈物流基地、東灣傳化智能公路港、中國西南木材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產業升級支撐作用的現代物流項目建設。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越來越重視物流產業發展。今年1月22日,市委書記金湘軍到東灣物流加工園區考察調研時明確指出,要像打造龍頭工業企業一樣打造龍頭物流企業。
物流園區成為防城港市經濟新的增長區域和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朱清華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防城港市重點推進東灣物流加工園區、公車物流園區、沖侖物流園區等物流園區規劃建設。截至2014年年底,東灣物流加工園區入園企業達58家,完成固定投資17.62億元,實現產值約279.44億元、利稅約2.2億元。
此外,自治區發改委已將防城港市綜合物流園區(東灣物流加工園區、公車物流園區、企沙臨港物流園區)和北部灣(防城港)航運服務中心(東灣物流加工園區)列入自治區現代物流集聚區一級節點,沖侖物流園區列入自治區現代物流集聚區三級節點。
隨著北部灣經濟開發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改革、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等一系列最新政策出臺以及知名度提高,防城港已成為國內眾多物流企業搶灘投資熱土。目前防城港市初具規模物流企業近400家,其中水運企業38家,道路貨物運輸企業及相關企業201家,快遞企業及分支機構54家,國內代理企業45家,國際代理企業10家,港口經營企業25家,冷鏈物流企業15家,保稅倉儲企業7家。
業態新亮點。近年來,防城港市在“互聯網+物流”現代物流業態取得的重要突破是必須提及的亮點。朱清華說,防城港市致力于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物流市場和企業,加快線下線上物流市場協同發展。如依托防城港市的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能源石化、糧油食品等大宗貨物優勢,投資建設北部灣商品交易中心;投資建設東灣傳化智能公路港項目,緩解港口貨物進出口不平衡問題,吸引外掛車輛回流,利用高標準實體服務平臺和高度信息化手段相結合的優勢,提升公路運輸組織化和規范化發展水平。另外,如晨華智能倉儲物流中心、港務集團物流信息服務平臺等一批“互聯網+物流”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打造新藍圖
朱清華告訴記者,防城港市物流產業發展藍圖早已繪就。接下來將依托防城港港口區位、邊境口岸等比較優勢以及北部灣經濟開發區、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區、“一帶一路”戰略等多重政策疊加優勢,規劃建設一批功能定位明確、產業及產業鏈特色突出的現代化物流園區。大力發展平臺型區域商貿物流、冷鏈物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服務、公路港、公海鐵聯運、物流金融、物流總部經濟以及第三方制造業物流等現代物流業態。通過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有機聯動,構建輻射西南、中南地區和東南亞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強化產業支撐,大力發展生產性物流。依托鋼鐵、有色、糧油、能源化工等臨港產業基礎,大力發展鋼鐵物流、有色物流、能源物流、糧油物流、危化品物流等專業化物流。
另外,引進國內有實力的產業資源集成服務商在防城港市建設一批面向東盟市場的產品供應鏈集成基地,如汽車、服裝、家電、工程機械等,重點推進東興東盟機電貿易市場、北部灣延龍鑫立汽車城等項目建設。引進大型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東盟進口資源性產品產品下游的深加工產業及產業鏈項目,如冷鏈加工物流園、木材加工物流園等。
朱清華說,在行業服務水平方面,將加強物流行業的軟環境建設,成立防城港市物流協會,抓好一批龍頭物流企業培育和服務工作,加強物流統計工作,加強物流行業培訓,推廣物流新技術、物流新理念、物流新模式。